孙百里用手指着地图上代表敌我双方的箭头说道:“目前日军已经封锁了长江,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船只,向浦口转移肯定是行不通了,只剩下三个选择。如果往芜湖方向突围的话,可以得到李从文集团的接应,再加上日军第十军在巷战当中损失较大,还要分兵防守周边的几个城市,兵力比较薄弱,成功的机会比较大。正因为如此,也最容易被敌人料到,一旦其增调兵力重新部署,难度就会相应提高。东南方向的日军兵力也很薄弱,突围的问题也不大,但是却没有多少公路可以利用,部队的行进速度肯定大受影响。现在,留守的军队加上工人和市民还有十几万人,要是被日军紧紧地咬住尾巴,肯定难以脱身,所以也不是很好的选择。这两个选择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决断,我想听听诸位的见解。”
王敬久说道:“我觉得芜湖方向比较好!第一,这里有李从文的部队接应。第二,从南京到芜湖有良好的公路,便于大部队行动。”
孙元良说道:“根据这几天前线作战的情况分析,日军的战斗序列中似乎增加了新的部队番号,也就是说已经有增援部队加入上海派遣军,第十军的兵力在巷战损失较大,更应该得到增援,加强之后的敌人肯定会在芜湖方向布下重兵,防止我军突围,故而我认为还是朝东南方向较为稳妥!虽然部队的行进速度不快,可是日军如果想拦截我们的话也要在这一地区运动,即使他们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也快不了多少,我们毕竟是在本土作战,对地形和路况的熟悉程度是日军无法比拟的!”
宋希濂说道:“我同意王敬久的意见——走芜湖!从淞沪战场撤回来的部队大部分在皖南整补,我军撤到这里,便于集结兵力准备新的战役。”
钟武说道:“我也赞成与李从文汇合。”
这时候桂永清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家可要想清楚,撤退的人数是十万,不是一万!就是日军毫不阻拦,我们以行军的方式离开南京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你们不要忘了,这里面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工人和市民,没有接受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长途行军的话肯定会有许多问题。小鬼子只有要派一两个师团跟着屁股追就可以把我们打个落花流水,因为这么多人在同一方向上运动,根本没有办法瞒过敌人的飞机侦察!”
听了桂永清的话,包括孙百里在内的其他指挥官全部醒悟过来,齐声问道:“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桂永清胸有成竹地说道:“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分几路突围,让日军摸不清主力部队的方向,这样成功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