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比干出使(第1页)

听到大脚回来的消息,刘俊心头一喜,抬头问道:“当真。”

石头点着头肯定地说道:“真的。”

大脚和三猪果然果然回来了,两个人走在长满野草的小径上,斜挎着长弓,蓬松的头发如同鸡窝一般,精壮赤露的上身有几道新的疤痕,腰上缠着一根绳索,绳索上挂着葫芦和皮囊,猎物则被他们放在后背的箩筐里。随同他们一起的还有前去寻找他们的二猪。

见到刘俊,二猪笑呵呵地把扛在肩头的几只猎物抛在了地上。

这是一次丰收,刘俊走向前重重地拍在两人肩头说道:“好样的,把一路的事情都给大伙讲讲。”

三猪口才不好,结结巴巴的半天讲不清楚,还是大脚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原来二人在野猪岭收获不大,便大着胆子继续前进,不想在路上遇上了一群恶狼,危机关头两人爬到了树上,被狼群困了两天两夜,眼看携带的食物都已经吃完,狼群突然退了。两人正在奇怪,有一支旅队出现在两人眼中…….。

********你的支持************我的动力****************

两人所看见的旅队是怎么回事呢?居然能吓跑荒野里的狼群。

这事要从比干说起。

孔子讲:“殷有三仁焉。”

这三人,说得是比干、箕子、微子。

比干排在三仁之首,自然有过人之处。传说比干有七窍之心,自幼聪慧好学。不管传说如何,比干既然被封为商朝的国师,说明他的确有过人之处。不过商朝的国师并不如我们想想的大,换成现在的叫法也不过是一个北大的教授兼校长。

俗话说掌握了舆论便是掌握了话语权,而比干因为职业的关系,自然是掌握了商朝话语权的角色。这也是商王子辛杀掉比干后名声变得臭不可闻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比干的家庭成分放在“文革”的年代准是被批斗的对象,比起根红苗正来自民工队伍中的前冢宰傅叔,比干的父亲是商王太丁,论辈分是商王子辛的堂叔,拥有封地和众多的奴隶,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大奴隶主。

比干在早年辅助过商乙王子羡,在乙王后期被任命为冢宰,曾独揽大权,风光一时,只是子辛继位以后,这位强势的新国王剥夺了比干的实权,让他做了一名太师。这还不算,此次出使一个个小小的燕族,子辛居然派出了自己的堂叔作为使者。要知道从朝歌到燕邑上千里路,一路跋山涉水不说,那时候可不是现在,沿途毒虫猛兽尚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