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河,这只队伍一路向前。道路再没有先前那么困难。相比大河北岸用脚步踏出的羊肠小道,这条能并行两辆牛车的土路简直就是高速公路。在这样的道路上脚下不在是荆棘和刺麻。一双双结满老茧的脚掌踩在松软的尘土上,轻松了许多。
相较于以前一天二、三十里的行程,现在一天能走上五、六十里。
沿途的风景,多了许多人工的痕迹。尤其是五天后他们在平原地方看到了一大片的农田,纵横交错的沟渠把田野分割得好像蛛网一般,一片片的田地阡陌相连,望不见头尾,尽管到了冬季,这一望无垠的田地仍然给人强烈的震撼。
望着这些农田,刘俊想起了当年他去四川旅游时,在飞机即将降落双流机场时,平原上那一望无际的农田,在绿色的原野上镶嵌着镜子似的水田,现在的场面虽然没有那样恢宏,可也差不了多少,让人不得不钦佩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也让刘俊认识到,商朝是一个进入了文明范畴的时代。
在田地较多的地方,附近一般都有较大的聚落。果然走不了多久,原野的尽头出现了一座聚落的影子。从远处看,哪里的房屋层层叠叠,比起燕邑来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终于在太阳西斜的时候,一行人赶到了这个聚落。
走到近处,大家发现这坐聚落不是用木栅围起来的墙,它的墙是用夯土砌起来的,墙上居然可以站人,城门好似深洞一般。面对着这样一座真正具有城市特点的聚落,紫鸳和二猪他们都惊讶地合不拢嘴来,可刘俊一点也没有觉得这有多好。
比干在一旁介绍道:“这里是苏伯的领地,在商人的封国中,苏伯的土地最肥沃,每年要向大王进贡一百担粮食。”
在他们*拢城门的时候,城门的守卫上前问道:“尔等从何而来?”
聚贝领了比干的意思,上前说道:“向你们国主禀报,就说西河侯来访。”
守卫看见这群人中虽然有不少赤身露体的野人,但聚贝和比干都是身穿绸衣的大人,所以不敢怠慢,连忙派了一人前往城中禀报。
趁着等候的时间,大家在城门口观察起来。这里进出城门的人还不少,不过进入城中的人都必须亮出腰间一道陶牌,这些人的衣裳多是粗麻做成。许多人的手上还拿着农具,看样子是外出劳动后回到城里。见到一群外乡人站在城门口,不少人微笑着向客人致意。有人还指点着刘俊臂膀上的龙纹,发出啧啧好奇的声音。没多久苏国的人便把城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争相观看刘俊胳膊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