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三猪之死(第1页)

人们的情绪在失去火种后格外沮丧,火是这个时代人类掌握的一种重要力量,它能帮助人类克服大自然中的许多恶劣条件,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火是神圣的,失去火,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这群人被神灵抛弃了呢。更有人想到是不是因为刘俊烧山引来了山神的惩罚,他们看着刘俊的目光从崇拜变成了冷漠。

刘俊从商人看着他的目光中,很轻易的察觉了这种变化。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刘俊的不满,当着刘俊的面责备他带来了山神的惩罚。

这种无聊的责怪让刘俊一顿子的火,恨不得把SB揍上一顿,可SB太多了,连有汉部落的小三似乎也有这种想法,看起来武力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就在刘俊淋着雨边走边生闷气的时候,紫鸳走了过来。

这场雨虽然不大却连绵不断,雨水如果丝线一样顺着紫鸳鬓角的头发滚落到脸上,她的上身穿着一件湿透的兽皮褂子,腰间束着的绳索上浸满了水,就连下身的鹿皮围裙也似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刘俊不仅骂道:“这该死的雨。”

紫鸳却说道:“雨滋味万物,带来丰收的喜悦,怎么是该死的呢?何况龙神行云布雨,有龙使的地方,当然有雨水喽。”

说到这里紫鸳突然高亢的唱起来,那声音尖锐的好似一把锥子刺进众人的耳膜里,不过却不难听。如果你听过贵州山区的苗女唱民歌,可能就能体会这种高八度的女声是咋回事。

这时候的人不像现代人,在大街上突然这样唱歌,会让人当作疯子。那时候到处都是荒野,在野外大声的呼喊惯了,从来不觉得突然唱歌有什么不妥。

紫鸳不时扬动着手臂,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蝴蝶一般穿梭在人群中,把歌声带个每一个人,她的举动亲切得体,多年的巫师生涯让她看起来象下凡神女。

人们一面走一面倾听着紫鸳的歌声,这种带着宗教目的歌曲对安抚人心作用明显,人们渐渐不在议论山神的惩罚了。他们接受了紫鸳在歌声中的倾述,相信这场雨是一条龙在天空施法,目的是扑灭龙使点燃的山火。

在紫鸳的安抚下,人群又渐渐安稳下来。

这时又有人提出,把伤号留在原地,其他人就能走快点,减少妖魔附体的可能。

所谓妖魔附体其实就是“得瘟病”,这个提议让刘俊心里很难取舍,他一面担心族人在雨中生病,一面想起死去的大猪,想起大猪让自己为他们留下一个种。

良久,刘俊下定了决心向三猪走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