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最早是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产竹子得名“takau”(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称。
****************************************************************************************
自姜明的船队在祥兴元年七月十八离开红海湾,看见后面没有追来的元军。飘零海上之后,起先仍然怕被元军水军斥候盯上,首先往西南方向航行,做出一幅要去安南的架势。一天后直转向东而去,直奔台湾。
计带领大小船只六百四十一艘,三万五千余人,在炎炎盛夏,没有遇见什么大风浪,也算是一件幸事。七月二十八未时,刚刚用完午膳。就遥遥的看见了陆地。原来已经到达了西港(高雄市)。
这个在姜明后世中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二万的台湾第二大城市,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港而已,刚刚近岸,就听见岸边传来一阵的鼓声。仔细一看竟是大宋官军的旗号和服饰,姜明心里不由的一喜,看来文壁在此已经算是站住脚了。
大小船只陆续的靠岸,虽然不过是六百多艘船只,但是已经不是现在的一个小小渔港所能承受的,看见岸上有大宋的官兵,姜明传令不要约束众人靠岸,所以大小船只密密麻麻连绵了数里之长。让疍民和水军先靠岸,姜明和陈宜中、侯强、吕师夔等人在船上极目向远方看着,视线被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竹林所阻挡。竟然不能远望。
仔细想了一会,姜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于台湾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点,虽然知道现在身处高雄一带,但是对于高雄的历史却是了解的不多。只能一会上岸后问一下文壁了。
等了好大一会。才有机会择了一个地方,姜明的钦差座船靠岸。文壁早就得到消息。前来迎接了。上岸后,随即将姜明一行引至据岸边不远的竹林后面。不远处是一片房屋。
这里没有马匹,虽然不快,但是也没有用多久就到了,居然是重重叠叠用竹子搭成的居住地。进了一间大的厅堂,上面居然被文壁写着“大宋琉球衙门”几个大字,姜明看了心中暗笑不已。
进的所谓的衙门里面,才相互寒暄一番。除了文壁看见陈宜中和吕师夔有些诧异外,但是也没有问原因,只是例行的拱手问好,对于几个短装打扮的诸如侯强、陈龙等人,却是没有在意,侯强当被介绍为广州知府时,文壁还是行了一个礼。但是听到陈龙等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