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武器换装计划(第1页)

在古代,钢铁是从生铁煅打而来,靠的是铁匠一锤一锤的敲出来,要得到一块好钢,要锤打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个成语“百炼成钢”的由来。

当烟雾散去,只见一块块钢锭静静地躺在铸槽里,足足几千斤。在场的人除了姜明外,谁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精钢,心情那个激动已经不是笔墨能够形容的了。这直接把生铁炼成钢,还是平生第一次看见。有的不顾滚烫的抱着钢锭,激动得哭出声来。

姜明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可以的,不过这种炼钢炉构造也就是那几大件,没有什么难度。既然精钢练成,自己总算是可以放心的去交代一些工作了。

让张鹤安排一下,工匠们继续施工,然后两个人就回到了基隆小城的住处,好好的洗洗澡,休息了一下。然后就可以商议下一步的武器换装之事。

按照姜明的打算,如果炼钢成功,那么就要加强武器装备的建设,比如说,关于战刀的问题,虽然他很不耻于旁边一些岛国的为人,但是对于其造刀的工艺还是有很深的印象。

世界三大名刃中有两个就在台湾的南北两侧。日本刀和马来刀就是他后世知道的世界三大名刃之二。还有一大名刃是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的产地是波,他们的刀可一劈武士钢盔立成两半而不卷刃,又可迎划掷空的丝巾成完整的两片,大显良刃之犀利。相信现在早就被元朝所得到其中的铸刃方法了。要不然在战争中,大宋将士在与之拼杀的过程中,兵器相交经常会出现迎刃而断的现象。但是大马士革刀所用的材料印度出产的乌兹钢,不管是材料还是冶炼方法,都显得遥不可及。只有从身边的这另外两种名刃身上想办法了。

通过文壁和虎臣,已经用高薪延请了几个日本著名的“刀锻冶”偷偷的来到台湾。

慢慢的摸清了日本刀铸刃方法。日本刀所使用的材料为玉钢,玉钢以日本从前唐时期在中原学回去的传统土法炼成。这是一种低温炼钢法,炉温不超过1C。此法看似原始能炼出品质纯良的好钢。而且经过五代十国之乱世,这种冶炼方法已经失传于中原。

冶炼:玉钢之后。经过水减、锻炼、钢材搭配、素延、烧入、收尾、锻冶押、茎和铭切等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姜明已经吩咐张鹤减去不必要的工序求快速制作方法。尽量总结出唐刀的铸刃方法。

然后给张鹤讲解了马来刀地大概情况。让他遣人去东南一带岛上寻覓。马来刀。又被称为马来克力士剑。是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