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回—修革新政(第1页)

接下来的时间。

袁绍又兴办了学堂,每县皆设分文院、武馆,凡是年满十二岁者都可以到本县入学,读两年后参加县考试一次,及格者可入郡学堂,再读两年及格者可入州学堂,两年毕业后则分到各郡各县就官。袁绍又把后世的一些知识和思想写入教材。

这些学堂文院为了强身健体亦要修武,武馆亦要修文,主要为兵法谋略。想入学堂还得过面试一关,及格者方可入学。

还有一点,袁绍重伸,就是无论贫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面试满意,贫者入学也可以免费。

冀州在汉末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州,虽然经历了黄巾之乱,而且现在多处还有少股黄巾作乱,但相对于其他的州地来说,这又是百姓的一片净土。

渤海经过袁绍一年来的经营发展,经济、建设方面都有不错的提高,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同时,袁绍又令逢纪、许攸招收难民,于是周围的难民一时都纷纷拥来渤海。

这一日,逢纪皱着眉头走来,道,“主公,难民太多了,粮食已不足支持了。”

袁绍对这些不是很懂,想不到办法,于是问了许攸道,“子远可有办法?”

许攸是一个政才能手,想了一会就道,“渤海多有荒地,可以令难民耕作,这样一可休顿难民,粮食危机可以得到缓解,二可充足府粮,三可赢得民心,为主公传仁义之名。”

逢纪一听,喜出望外,道,“这样很好啊!还是子远多谋。”

“难民中有强壮的,可以招入军。又可以令难民开发土地,官方发放耕牛农具,收成各半,耕作三年的田就是民田,官四民六。”忽然袁绍沉吟片刻出声说道。逢纪闻言,说了声是,就坐下。

袁绍顿了顿,对惇于琼道,“难民不少,要加强防备,善妥处理难民。”惇于琼回道,“是,主公。”接着又对郡丞郭康道,“采矿的事,怎么样了?”郭康道,“进展不错,只是人手少了点,或者可以从难民中选些有经验的人来加快人手。”对于采矿,兵器打造,袁绍运用后世的融铁技术,大大提升了士兵兵械质量。

袁绍听了郭康的话,忽然灵机一闪,道,“难民中有什么样的人才都可以利用,另外,我欲建一支随军出战的大夫,名叫军医,这样可以减少士兵的伤亡。”下面的武将一听,都知道这军医的好处,都是喜上眉梢。

袁绍又对负责情报的高览令他寻找医神华佗,和医圣张机。高览沉声应是。

袁绍知道冀州多人才,于是又令高览招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