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第1页)

明晰,好像是嵩阳书院的才子,高中应无悬念。”

胤禩怒极反笑:“真是胆大包天,竟连这种法子都想得出来!”

可还真别说,在没法事先得知考题的情况下,这种作弊手法比夹带材料入场要高明多了,因为乡试放榜之后,士子又不能向考官索要试卷来查看,而且平日功课好的人,在考场上却发挥不好名落孙山的,也很常见,只要买通了弥封官,这一切自然就迎刃而解。

但对方自然不会想到,他们随便下榻的一个小客栈,隔壁竟然住着廉亲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也活该是他们倒霉了。

但鄂宁却有种不祥的预感:“爷,您不会是想管这件事罢?”

胤禩义愤填膺:“此等罔顾法纪的劣迹,既然被我撞上了,又怎能放过,明日就启程去祥符!”

鄂宁扶额,跟在八爷身边那么久,他哪里还不知道对方是正好找到了一个不想那么快回京的借口!

“爷,陛下还在京城等着您回去呢!”鄂宁有些无语。

“陛下日理万机,哪里有空管我这个闲人,我回去了也只会添乱而已,又帮不上忙,遇上这样危害朝廷的事情,自然要伸手管上一管的。”胤禩面不改色地说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总而言之一句话,回京之事延后再说。

鄂宁反对无效,只好妥协,但他很怀疑远在京城的皇帝看到他们延迟回京的信件之后,会是何种反应。

也许……会大发雷霆吧?

不过陛下应该舍不得对廉亲王发火,最后倒霉的肯定还是他。

想到这里,鄂宁就觉得头皮发麻。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古往今来,所有金榜题名的士子,几乎都会发出像孟郊这样的感慨,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饶是平日如何淡定不凡的人,必然也难掩喜悦之色。

与同窗们相互簇拥着前来看榜的程文博正是其中之一。

他在嵩阳书院算得上是名人,几次代表书院在官府主持的文会上夺魁,坊间至今依旧流传着他在一炷香内连续做出两篇花团锦簇的诗文的故事,因而也是这次河南乡试里被认为最有可能得到解元的热门人选。

虽然嘴上谦虚着,但程文博对于这次乡试同样势在必得。

在他看来,即便因为阅卷官的喜好问题而与解元失之交臂的话,怎么说也能拿到一个亚元的。

总而言之,他不认为自己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