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三部曲 第一部:迷离血色 第八十三章
世间武功者,虽派系庞杂,浩如烟海,但若依照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为花式武功,街头打把式卖艺多为此类。花式武功讲究的是“好看”二字,在民间传说中有着非常多的演绎。但整体看来花架子多,战斗力偏低。名将戚继光当年特意通令全军专心练习战阵,浪费时间练习花式武功者,加以处置。
其二为单兵武功,行走江湖的豪侠,厂卫雇佣的杀手和刺客,西域之西的“阿煞星”,以及东瀛的“忍者”,皆属于此类。单打独斗的能力,单兵武功确实可以在三类中排到第一,然而若参与战斗的人数多到十人以上,则渐渐显出配合上的颓势。
其三为军阵武功,这类武功讲究的不是单兵作战能力的强大,而是集体配合的重要性。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上窜下跳,乱砖摞倒。军阵武功需要的并非飞檐走壁的高手,而是大量守纪律、服从指挥的士兵。但凡古今名将,可以不熟悉花式武功,可以单兵武功平平,唯一不能软档的就是军阵训练,万众一心,视死如归,方能驰骋疆场,无坚不摧。
军阵武功登峰造极之物,戚继光之“鸳鸯阵”也。然则此阵构型较为复杂,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他人想学,往往只学到皮毛,至于那些热衷于在朝堂之上党争的夸夸其谈之辈,更是斥兵丁为丘八,视军人为贱业,连阵法的皮毛都不愿意去学。
然而秦家父女知道,或者说西南大多数清醒之人都知道,厉兵秣马的重要性,因为,一场巨大的叛乱,就在眼前。
川、黔、云、桂、粤之地,地形复杂,最适割据。中原的诸侯往往声势浩大,拥兵几十万,打起仗来血流漂杵,然而说起割据的时间来,他们甚至不如西南诸侯的一个零头。
昔日秦末战乱之时,云南三个郡脱离出来成为滇国,南征的赵佗在广东自称越王,一直割据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消灭,三国时的孟获,凭借土著蛮兵,就可自立为南王,若不是诸葛孔明神机妙算,孟氏割据上几十年根本不成问题,更不用提南诏、大理等延续数百年国祚的西南小朝廷。而且即使这些明面上的大规模西南诸侯灭亡,更小的地方豪强依然存在,这些盘踞数百年之久的世家大族,往往被称为“土司”。
土司者,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之豪族也。播州之杨氏、永宁之奢氏、水西之安氏、忠州之秦氏、石柱之马氏,皆为土司,而势力限于重庆璧山一隅,未受朝廷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