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1页)

歧路三部曲 第一部:迷离血色 第十二章

简朴的箱子,二尺见方,覆盖着多年的灰尘。

这就是老文学家说的所谓法器。

天启末年,了一子在扬州担任推官之职,因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对地方上的权贵多有得罪。这些家伙纠集在一起,罗织了一大堆罪名,幸亏老儒王从哲带领百姓死证方得免罪。崇祯初年,了一子前去山东巡检司任监军之前,悄悄拜访了王家,留下了一个神秘的箱子,并指出,二十年内必有乱世,那箱子内含救世之法器,而在乱世到来之前,不要轻易开启。

这箱子就在王家老宅角落里静静地躺了十五个年头。

现在,是解密的时刻了。

箱子微微裂开一条小缝,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没有任何霉烂的气味,相比于外界,箱子内干净到不染纤尘。

王从哲,庄雪颜,还有阑珊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论这里面是什么古怪的器物,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打开了。

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的,两个小一号的黑匣,一摞书稿,一根黑色长笛而已。

阑珊仔细翻看了一下两个匣子,不禁哑然:左边的黑匣上刻着“雷”字,右边的黑匣刻着“锋”字,而在它们的一侧,都有用松香固定好的铁质拉环,而拉环上有一根粗线,通过一个小孔连入匣子内部。

雷匣和锋匣底下,压着一张纸签——“此二物极烈,非乱世莫开,雷匣开则万雷轰顶,锋匣启则万箭穿心,交之与汝,当慎用之,莫起祸端。”

旁边的书稿有一部分是单页的地图武器谱之类,而成本的书籍有两个,一是《了心经》,二是《西儒耳目资》。

西儒耳目资?!

阑珊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当年死胖熊专门鼓吹过的,号称是第一本外文词典,是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和数位中国学者(当然包括师父在内)一起汇编的中文、拉丁文互译书籍。这本……明显是三编合订的完全版,而且……

在那些印刷的字体之外,几乎每一页上都写满了的蝇头小楷,看内容都是注释和解说,而且是和书本身互补的,因为这本书本来的目的是帮助传教士学会中文,而这样注释后,更有利于中国人学会拉丁语……

师父是想让王家利用泰西人逃生么?

另一本《了心经》,粗看之下似乎是有关道德和神话的故事,这应该是师父自己的作品吧,而剩下的,还有那根长笛……

阑珊掂量了一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