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孙据守无终山 寇邵大弩摧山来(第1页)

无终县即今天的天津市蓟县,西周时属燕国,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并建都于此,秦代置无终县。公孙瓒在庚水大败后,并没有退到无终县城内,而是进入了无终县城西北的无终山。

无终山即今天天津蓟县西北的盘山,在城西北15公里处,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汉代一里为三百六十步,每步六尺,每尺合0.231米,一里约合498.96米,那么换算一下,按照汉朝的说法,无终山就在无终县城西北30里处。

无终山是燕山山脉南缘的一段,风景秀丽,“五峰”、“八石”、“三盘”、“七十二寺”、“十三塔”最为有名。五峰与山西五台山相对应,所以又称“东五台”,包括挂月峰、紫盖峰、自来峰、九华峰、舞剑峰五座山峰,主峰挂月峰海拔864米。八石为悬空石、摇动石、天井石、将军石、晾甲石、夹木石、蛤蟆石、蟒石,摇动石是一块状似寿桃的巨石,用手触动它就会轻轻晃动,令人称奇。三盘即指山上的三层风景:上盘以松胜、中盘以石胜、下盘以水胜。

当然,此刻的无终山还没有这么多景点名胜,而且不管是逃上山的公孙瓒还是在山脚下扎营的寇邵,此时此刻恐怕都无心欣赏风景。

为了攻山,寇邵派人找来一名住居在无终山附近的百姓询问山中情况。此人是个在山中独居的老儒生,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对无终山有多了解,也许是为了展示下自己的才学,这个老儒生绘声绘色的说了起来,“那山顶的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

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抛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松柏丛生,一峰雄立,有涧水自翠屏峰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涧”;再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穿楼而过,真是别有一番雅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