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广平沮授~!幸会~!”田丰作揖道。广平和巨鹿同属于鉅鹿郡,所以田丰和沮授可以算是同乡。当时知识分子本来人数就不多,同郡稍有名气的儒生多半都互相认识。沮授其实在寇邵刚进来的时候就见到了田丰,这个各方面都不比自己逊色的同乡都成为了年轻的寇邵的手下,自己对这个年轻人自然也是不敢小觑。
寇邵见到沮授也很高兴,寇邵说道:“广宗之战多亏沮授先生出谋划策,这才大破黄巾,从那时候起,寇邵就一直对沮授先生心存感激啊~!”
沮授低头答道:“当年在广宗卑职第一次见到大人的时候,就觉得大人样貌出众,见识不凡,将来一定是能成大事的人。果然大人以弱冠之年出任一方州牧,不到三十岁就封侯~”
“简直堪比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这时不知道谁插了一句嘴,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把对方比作冠军侯霍去病自然有夸奖对方年少英勇,在少年时就建立功业的意思,可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地就英年早逝,所以把一个人比作冠军侯也有诅咒他人短寿、富贵不长久之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人是一个年纪三十岁上下,留着络腮胡子、高鼻深目的男子。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什么不妥的,依旧带着满脸的笑意和敬意向寇邵行礼道:“卑职凉州麴义,见过大人。”
原来此人便是麴义,那么他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奇怪了。凉州是边郡,凉州人一向被中原关东士人认为是粗鄙的边民。中原重礼乐,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凉州被当时人们视为“边鄙”。麴义是凉州金城人,就被称为“边鄙之人”,含有轻蔑之意。至于轻蔑的原因是因为凉州人“习于夷风”,长期与羌胡杂居,与内地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关东人认为“凉州寡于学术”,即凉州文化属于低文化层次。由于凉州武将的文化较为浅薄,所以一直被关东士人排斥。
麴义说出这话来,冀州官吏们纷纷窃笑,等着看寇邵给麴义脸色。谁知道寇邵并不知道其中的关节,反到非常高兴。寇邵大步上前,握住麴义的手说道:“麴将军就在凉州,晓习羌人的战斗方式,手下的湟中义从更是威震羌地。以后本官讨伐贼寇,还要多多仰仗麴将军!”
寇邵的一番话让一直被同僚排斥歧视的麴义大为感动,只见麴义纳头拜倒,“麴义愿意为大人冲锋陷阵,先登夺旗,肝脑涂地也没有怨言~!”寇邵上前一把扶起麴义,“麴义将军不必多礼。”说罢寇邵一招手,侍者立刻端上一个盘子,木盘子里放着两个漆木碗。寇邵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