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刘虞心病需心药 寇邵许诺冀州兵(第1页)

寇邵打刘虞这面旗子,绝对是举得高、叫得响。且不说刘虞本人名声很好,而且就单就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来说,袁绍就比不过。要讨伐搅乱汉室朝廷的奸臣,谁比刘姓宗亲更加有资格?如果刘氏宗亲高举义旗,你做为世代食汉禄的臣子能不听从?不听?你不是说要讨伐奸臣,兴复汉室的吗?你放着汉室宗亲的义旗不加入,偏偏要自己独树一帜,那你就是居心叵测。

当然,意识到这点的还不只寇邵,后来袁绍和韩馥也想到过。袁绍等人当初在皇帝的废立问题上就与董卓有根本上的分歧,加上现在皇帝又在董卓手中,让他们感觉很不自在,于是在初平二年(191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准备拥立既有皇室血统,又极有名望的刘虞为帝。但刘虞岂是数典忘祖的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自然遭到他的严词拒绝。当时跑去劝说刘虞称帝的前任乐浪太守张岐碰了一鼻子灰,被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韩馥等人被拒绝后,仍然不死心,以为刘虞只是不愿意背负骂名,于是又请他录尚书事,其实也只是变相地架空身在长安的汉献帝的权力而已,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再次断然拒绝,甚至把派来的使者都给杀了,还威胁要逃到匈奴去。

所以,刘虞不是这么容易请的,要请刘虞加入自己的阵营,或者说是让刘虞自愿当自己的旗帜,就不能让刘虞觉得自己做的是事情是大逆不道的。于是,寇邵首先写了一封书信给刘虞,大义是董卓乱朝纲,而关东诸将各怀鬼胎,不肯戮力同心,实在难以匡扶汉室。自己是光武皇帝开国二十八贤臣之后,虽然有心讨贼,但是无奈资望不够,虽然拥兵十万,兵精粮足,且不屑与袁绍等辈为伍,所以请您刘虞大人来主持大局。

不久,刘虞就派自己的儿子刘和来到冀州,同时送上了一份书信。书信的语气缓和的多,但是依然表示不能担当此任。

刘和,刘虞之子,生得一副儒生模样,斯文白净。说话也极有礼貌,举手投足之间也投出一股骨子里的贵族之气。“荥阳侯,家父近日抱恙,无法亲自前来,还望见谅~”

生病?恐怕是心病吧!寇邵暗想,不过嘴上还是说的冠冕的很,只见寇邵一脸关切道:“宗正大人~哦不对,是襄贲侯才是,伯安公贵体抱恙,本侯有名医华佗,可以为伯安公治疗疾患~不知道伯安公所得的是什么疾病?”

刘和听寇邵一口一个“伯安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