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筑壁锁隘困白波 田丰定计赚牛辅(第1页)

初平二年五月末,寇邵带着沮授、荀彧和田丰来到了位于临汾县城内,取代“屡战屡败”的张辽指挥剿灭白波军的军事行动。

此时,张辽、赵云、徐荣、麴义、张郃、典韦、张杨已经侍立两边。“主公,卑将已经依主公之命,令临汾一带最巧手的工匠制作了这个~沙~盘~”沙盘这个词对张辽来说依旧有些拗口。

寇邵看着大厅中央摆放的一个巨大沙盘模型很是满意,在这个沙盘上,山川河流、地形起伏一目了然,比在大而化之的地图上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嗯~不错,文远灵性~~”寇邵赞道,“传我将领,以后但凡行军作战,都要做这样的沙盘~~”

“诺~”围观诸将虽然觉得做这个沙盘有点麻烦,但是感觉确是比看地图更好,也就默认了。

东汉末年白波黄巾军屯军之所就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22公里永固。它东濒汾河湍流,背依悬崖绝壁,隔河为晋阳与河东间的汾河河谷传统大道,是晋中与晋南间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

从战略上看,永固地处汾河峡谷战略要冲。在临汾以北,可以沿汾河东岸千里径、雀鼠谷直至晋阳。占据了永固,特别是在白波谷构筑了永久性屯驻基地白波垒,就势必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也就是说,以白波垒为依托,退足以自保,进则可以北击太原,或南攻河东,运筹战守由我。

从永固本身的地理位置上看,永固坐落于汾河西岸一巨大台地上,台地周围约100余平方公里,一面*山,三面临河。海拔440米,汾河河面海拔389米,即永固高出河面40余米。台地周边,黄土冲沟纵横盘错,负山面河、居高临下的形势,益形突出。黄土悬崖异常陡峻,占尽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战守咸宜的形势。而且此谷幅员辽阔,足以为数以十万计的白波军大部队提供接栖休整余地;台地中的制高点汾阳岭、安威坪、兴隆丘山高都在500米以上,地势居高临下,具有敌我动静如指诸掌的优越条件;且台地周围黄土冲沟发育充分,既便于隐蔽出入,又宜于可战可守;台形地势平缓,水源充足,特别是得益于姑射山龙子泉水和鼓山鼓堆泉水,不仅可供大部队食饮之需,犹极富灌溉之利,土地肥沃,农产富饶,粮棉兼备,可资十万白波军即不得外援条件下也能长期驻守维系生存,时至今日,此处依然是临汾地区的重要小麦、棉花产地。

看看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在商洛的大山中,黄巢在泰山中,绿林军在湖北大洪山中,就算水浒中描写的梁山,也是有山有水,地形复杂。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