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董卓废立天下怨 魏延愿拒百万敌(第1页)

且说缺少了人为干涉的历史就沿着它本来的轨迹运行。

董卓派李肃带着大量珠宝和赤菟宝马收买了吕布,吕布连夜杀死了义父执金吾丁原,率部下投*了董卓。董卓由此完全控制了京畿的军事力量,于是以久不下雨为名,罢免了卓司空刘弘,自己取而代之。

可能是出于对袁氏势力庞大的忌惮,也可能是想拉拢袁绍为自己效力,董卓把自己打算废立皇帝的事情与袁绍进行了商议。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找袁绍征求意见,说明了董卓是想把袁绍当自己人看待的。可惜,四世三公的袁绍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个来自西凉边鄙之地的军痞和政治暴发户,在一番针尖对麦芒的激烈言语冲突后,袁绍离开了雒阳。

说是离开,其实就是跑路。这时,董卓要铲除袁绍可谓易如反掌,但是董卓考虑到自己新入主朝廷,又因为袁绍的名气,家族背景大,便不敢加害袁绍。反倒听从了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的话,拜袁绍为渤海太守。不久,董卓又召开百官大会,再次商议废立皇帝的事,尚书卢植反对,险些被董卓所杀,因为众人求情,有因为卢植名望高,于是卢植被罢官,卢植随后逃回上谷老家隐居。

随后,董卓再次率领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太傅袁隗亲自解下了少帝的玺绶,将陈留王刘协扶上宝座,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董卓迁太后于永安宫。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董卓鸩杀何太后,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衣而已。卓又发何苗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于道边,杀苗母舞阳君,弃尸于苑枳落中。

之后,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也为了给自己披上忠臣的外衣,董卓擢用了一大批名士为官,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己则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随后董卓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铁鑕,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为他们翻案。还恢复了陈蕃、窦武的爵位,重用他们的子孙。还征荀爽以及陈纪、韩融、申屠蟠等名士入朝。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董卓自己的旧部署并不处显职,基本只是将校而已。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韩馥为冀州牧,而征寇邵为少府,并且要寇邵立刻去雒阳上任

消息传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