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桐柏山下收魏延 丹阳郡里遭冷遇(第1页)

寇邵满意的离开了。这时一个青衣年轻人从一旁绕了出来,“许先生,寇子德只是出将入相吗?”

许邵回头看了看,笑笑说道:“最不济就是如此了吧!”许邵促狭的笑了,“不过将来影响天下形式甚至掌握天下的必定是此子。”

年轻人诧异的问道:“许先生为何有所隐瞒呢?”

许邵收起笑容,正色道:“此子对尧舜之辈的德行嗤之以鼻,虽不会似桀纣般残暴,却也不会是个仁德的君主。此子重实利,轻虚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会毫不犹豫的牺牲可以牺牲的东西,是个寡情薄义之徒。”

年轻人笑了:“高皇帝德行不比尧舜高,武皇帝不比文皇帝仁慈。郭嘉要辅佐的绝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许邵也笑了,“奉孝啊,你的眼光就是与众不同!”

走出许邵宅第的寇邵一样一身轻松,门外的典韦、高顺和戏志才已经翘首以待了。“主公,有结果了吗?”

寇邵笑道:“当然,许先生给我的评语是‘于乱世,子当为相;于乱世,子当为将。’”戏志才一手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出将入相啊?”,不知道是对仅是将相的评语不满意还是有别的想法。总之不管怎么样,但凡经过许邵品评的人都会身价倍增,天下知名。寇邵就是带着这样的评语踏上了前往丹阳的道路。

寇邵一行从宛城出发向东南方向前进,行不到三日就来到一处大山之下。此处名为桐柏山,又名大复山,山势陡峭险峻,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连赶了几天路之后,寇邵觉得有些疲劳,典韦和高顺身强力壮到没什么疲劳的感觉,只是戏志才本来身体就不好,所以疲态尽显。

寇邵于是举鞭遥指桐柏山脚下的河滩边说道:“此处山明水秀,是个歇脚的好地方。我们连日赶路,不如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那是再好不过了~”戏志才求之不得。于是四人一起策马向河滩边而去。

“咦?主公,那里有一个人~”典韦老远就看到河滩边坐着一个身穿葛衣,头裹黑帻的汉子。那汉子似乎也听见了马蹄响,立刻噌的站起身来,警惕的看着寇邵众人。只见此人二十多岁,身高七尺有余,生的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强壮,虎背熊腰。此刻正左手持刀,右手紧握刀把。

寇邵注意到他刀鞘里插着一根长长的稻草。古代常在要出卖的货物上插上一根稻草,名为草标,表示这件东西正待价而沽,演义中关羽就曾讽刺颜良乃插标卖首之徒而已。这时戏志才悄悄*近寇邵耳边,小声说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