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糜子仲折价冀州绫 戏志才举荐马德衡(第1页)

这日寇邵正在府中休息,有侍从来报,说东海巨富、徐州赫赫有名的大豪商糜竺前来求见。

“糜竺?”寇邵莞尔,“难道是来和我谈生意来了?”寇邵说罢整了整衣衫,“有请~”

“诺~”侍者应诺而下。

不一会,侍者就领着一个身穿蓝色绫纹儒袍,头戴远山冠、年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款步而来。

“朐县糜竺,拜见州牧大人~”糜竺留着一抹小胡子,微微有些发胖的面皮很白,脸上带着的笑容象是一张面具一般,把糜竺真实的心理完美的掩盖了起来。糜竺给人的感觉雍容敦雅,是经商的一把手,不过不善带兵,缺乏处理繁重事物的能力,所以终其一生都没带过兵。不过糜竺家世代经商,家里有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如果能将糜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对自己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助力。

寇邵笑着向糜竺行礼道:“糜竺先生是天下知名的巨富豪商,听说先生最近一直往来于冀州和徐州之间,相比获利颇丰吧?”

糜竺微微一愣,随即又笑着答道:“早听说大人与众不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说话都如此开门见山~”

寇邵大笑,“糜竺先生是商人,于商人交谈当然是谈钱、谈生意了,难道~”寇邵富有深意的一笑,“难道还谈论天下大事,谁人主沉浮么?”

糜竺也报以微笑,“确实,小人此次前来确实为了生意~”

“生意?生命生意?”寇邵假装不知道。

“绫~小人说的是绫布~”糜竺依旧带着掩饰性的微笑,“希望大人能把绫布的价钱再降低五百钱。”

“是这样啊~~”寇邵做了个深呼吸,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

绫是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丝织物,绫的起步较晚,始产于汉代,盛于唐、宋。《释名.释采帛》解释绫的含义是: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通常称之为“斜纹凌”。汉代的绫一般以散花绫和几何纹绫为主饰。《西京杂记》记载:“绫出鉅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光妻),召入其弟,便作之。蒲桃锦三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机用一百二十蹑(踏杆),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西汉时期的绫十分珍贵,价比黄金,一匹绫可换五个奴婢。这种贵重的纺织品只有五侯才享受得起。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只有对鸟纹绮,竟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