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是陆军学院的高材生,从地方高中毕业直接考上军校。部队管这样的干部叫“学生官”,意指没有当过兵直接当干部的意思。与马千里一同毕业分到809团的学员共有三十人,只有他一个是“学生官”,学历也最高,怀揣军事指挥学学士学位。这在普通人看来是好事,独苗,理应受到百般呵护,将来前途必定远大。实则不然,之所以只分来一个“学生官”,那是809团首长强烈抵制的结果,当然其他团也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只是没有809团力度大而已。分到师里一共十个“学生官”,给谁谁不要,经过一番惨烈的抵制与反抵制,团里与师干部科达成妥协,分来二十九个“部队生”,硬搭一个“地方生”马千里。
这事说来奇怪,不尊重知识的部队,那还叫文明之师?愚蠢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其实也怪不得团首长,他们也是有苦难言。没人不尊重知识,而是不喜欢这些有知识的“学生官”。他们在部队口碑极差,尤其是前两期马千里的学长们打下的底子不好,影响太坏。一个个心比天高,桀傲不逊,还都眼高手低,大大咧咧,满嘴闲话。个别人不能吃苦,也受不了部队的清规戒律,最主要的还是和战士们尿不到一壶。最后闹得战士们烦,干部们瞧不起,机关首长看不上,只好统一口径,再分配学员的时候,坚决抵制“学生官”,抵制不住就长期“压制”。
马千里事先也了解这些现实,从来到团里就表现得毫无怨言,决心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尽快适应部队基层生活。每天都和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又是不怕脏不怕累的跳猪圈里起猪粪,又是可身是汗的趟地陇沟,就差把自己当吓唬鸟的稻草人插在地里。十八般武艺快使个遍,怎奈改造世界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变别人心目中的坏印象需要的时间更长。眼看着同期毕业的中专生、大专生,甚至没念过军校的“土八路”一个个当上了连长,自己排长还没当到头,不知该上哪说理。
有人给马千里出主意,“学生官”最大的本钱是知识,最容易显山露水的地方是机关,要想进机关,首先写出像样的东西,材料必须上得去。马千里一听有理,奋笔疾书,数个不眠之夜后,洋洋洒洒了几万字学术论文,都是大战略、大思考之类的,站的角度比军区司令还高,当然谁也不会用望远镜去看他这些高屋建瓴的尖端理论,自然也得不到重视。后来又有人给他出主意,要发挥特长,更要结合实际,写范围小点的,连排战术之类的,别一弄就是世界格局、星球大战,容易把谁吓着。马千里觉得有理,又是一番辛勤笔耕,写了几篇战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