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消息败lou(第1页)

金州海防衙门正堂,王庆逸、常炳昌、田琪三人相对而坐。()

赵千栋离开金州上京不过二十余天,这三位金州府衙的幕僚似乎都显得清瘦了不少,尤其是这段时间负责督掌厅内全数政务的王庆逸,他双腮处都瘦的凹陷下去了,如果不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兀自闪烁着兴奋的光彩,没准就有人把他当成初遭大难的落魄鬼。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自从代替赵千栋本人全权掌控金州政务以来,年近半百的王庆逸可以说是一天囫囵觉都没有睡过,金州府下五舍的全数政务,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那些新近提拔起来的官员这段时间可被他折腾的不轻,每日里,只要有一件政务处理不好,大家伙就全都别想睡,一堆脑袋凑在一起,非得寻思出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案他才放人。

金州各社缺省的官员任命、大灾之后境内农事的追耕、各地驿站的重新设立、五社丁户的重新统计核算等等等等,类似这些事情,王庆逸都亲自过问,亲自处理。说实话,如果这些事情交给赵千栋来做,他绝对不到如今这种成色——短短二十余天,金州五社缺省的官员,已经全部安置妥当,由于王庆逸本身就厌恶贪腐,故此,他所挑选出来的官员,基本上都奉行一个原则:有才无德者不用,有才无德者试用,无才无德者不用。当然,他选拔任用官员的过程中,也曾遭到过常炳昌的抵制,而且这种抵制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就由轻微的抵触发展到了面对面的口角冲突。

常炳昌是负责主抓钱银的,也就相当于财政部长的职务,他再用日常的公务方面,与王庆逸有着太多的利益冲突。在钱银用度方面,常炳昌是能省就省,不能省也要省,而王庆逸则是该花就花,半点都不客气;在用人方面,前者主张的是唯“财”是举,将“陋规银”的那一套,搬到金州来,五社内缺省的官员,一律纳银用人,舍得出钱就给官做,而后者则极力排斥这种做法;再者,双方在抚民、矿政等要务的策略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分歧,金州原有的若干税项,常炳昌主张只才撤掉人丁税、而王庆逸则一口气免除了十七项赋税,他的理由便是金州久乱,民需休养。

毫无疑问,从表面上看,常炳.昌的主张显得过于目光短浅了,而王庆逸的考量,却可以称得上是深谋远虑,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常炳昌在用人制度、减税政策等方面所秉承的观点,未尝没有更深一层的考虑——他现在对赵千栋是真正的死忠,故而,当王庆逸在五社内全面任命缺省官员的时候,他的心里有了顾虑,就像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