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金州佣军(第1页)

陈于谦自从到了粥场就相当的低调,也许是因为深有残疾的缘故,他平日里基本上都不出帐篷,尤其是在那些上等楠木送到之后,他就更是连面都不露了,平时能进出他那个帐篷的,就只有专门服侍他的这位亲兵。

按照赵千栋的吩咐,陈于谦打发过来的亲兵很快出现在营帐内,他手上托着一个外裹红漆的木匣子,单膝跪地说道:“大人,陈先生命小的将此物呈上。”

“知道了,”赵千栋伸手将木匣子拿过来,说道,“你先下去吧,记得告诉陈先生,就说此时若成,他当领首功。”

“是,大人,”跪地的亲兵恭声应了一句,而后退出帐去。

“大人,可是成了?”在三位幕僚中,唯有王庆逸知道这盒子里可能放着什么东西,也知道赵千栋的目的何在。故而,当亲兵退出营帐之后,他第一个抢着问道。

赵千栋没有说话,他就站在营门口,伸手将木匣子的顶盖掀开,映入眼睑的,正是一块比那张日圆纸钞大了将近一半的一方楠木方砖。

将硕大的方砖拿在手里,赵千栋反过来一看,只见在平板状的楠木方砖正中间,以凸版的方式,雕刻着一幅堪称精致的钞面图,上面的武内宿弥雕像以及三个大圆圈内的日文诠释,都雕琢的异常完美。

“陈先生果然有大才,”将木砖小心翼翼的放回到匣子内,赵千栋感叹一声说道,“有他在,我等之生财大计已可无忧矣。”

原本,赵千栋还对陈于谦的雕工技术有些许的担忧,而今,虽然模子仅仅出来了正面的一部分,但仅从这份雕工的精细程度来看,他已经再不需要有任何担忧了。

“大人,此为何物?”常炳昌一听“生财大计”这四个字,两只浊黄的眼球就直冒精光,他抢在王庆逸前面把匣子接过去,拿着模子左右端详半晌,却也摸不着什么头绪。

“此为我等之摇钱树,”王庆逸将模子抢过去,小心翼翼的重新放回匣子,这才笑道,“但有它在,则我等将来可得外财无数。”

“外财?”田琪直勾勾盯着那副匣子。疑惑不解地问道。“区区一方楠木。如何换地外财?”

“这件事你等无须去想。”赵千栋笑道。“时下。嗯。涛淮。”

“卑职在。”常炳昌虽然心里痒痒地难受。可也不好多问。

“就按我等适才所议。旗田一事暂且放在一边。”赵千栋说道。“时下你须抓紧时间为我办妥两件要事。其一。尽速差遣精明干练且足可信任之人。前往安徽六安州采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