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陈于谦(第1页)

“不喜经史文章,唯好奇技淫巧。”这是王庆逸对陈于谦陈濂行的评价,原本在赵千栋的心目中,这位谤辱朝廷命官的大才,应该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中年大叔了,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此人竟然只是一个与自己相仿、容貌俊秀的年轻人,只不过令人感觉遗憾的是,这位肤白如雪、唇红鼻挺,宛若女人一般的年轻人竟然是个残废,他的双脚自踝骨以下的部分全都被截去了,在长袍下摆内露出来的,就是两管空洞的裤腿。

因为没了双足,陈于谦没法起身,故此为他代步的,却是一把木制的双轮小车,从样子和功能上看,与后世的轮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王庆逸不同,陈于谦是个言辞谦和、寡言少语,甚至可说是多少带着几分羞赧的人,他进入帐篷之后,仅仅同赵千栋客套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了制版的问题上,可以想见,在奉天大牢的时候,王庆逸应该已经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与他说清楚了看,而他呢,显然也对这件事很感兴趣,故而在见面之初,便迫不及待的要看一看那张日圆钞票。

静静的安坐在帐篷中间那张方桌的旁边,赵千栋一边慢条斯理的品尝着茶茗,一边用眼角观察坐在对面的陈于谦。

这个年轻人显然在仿艺技术上很内行,他身上带了不少的零碎,应该都是他过去常用的工具。而时下,他正眉头紧皱的趴在桌子上,用手中的一柄铜把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着那张一元面值的日圆钞票。

制假的最关键一点在于对细节的关注,而在制造假钞印版的过程中,对原钞图面的印仿、油墨材质的甄别、钞纸用料的悉鉴等等,都必须做到体察详尽,巨细皆明。当然,此刻的陈于谦不可能知道这么详细的东西,他现在所做的仅仅是观察钞票上的图色,尤其是那个武内宿弥的画像,他的面相纹理、胡须处的暗影分布、条纹隔断等等,这些便是陈于谦现在最先需要观察并详加记录的东西。

“取纸笔来!”

陈于谦说话的声音稍显尖细,而且绵软纤弱,听他说话,再看着他的面相,赵千栋不由自主的就会想起前世那位自杀身死的香港明星。

听到对方索要纸笔,赵千栋放下手中的茶盏,轻轻一推,将自己右手边的笔墨纸砚一并推了过去。

陈于谦头也不抬,伸手在自己的面前到处摸索,结果笔没摸着,反倒险些将手边的砚台推翻。

站在他身后的王庆逸慌忙上前一步,将笔杆塞进了他的手里。

“非此也。”没想到陈于谦只在笔杆上捏了捏。便甩手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