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盛京境内布设有线电报网络,这本身就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最为紧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朝廷,尤其是盛京将军府的许可,晴笮即便是拿得出这些银子,也不可能办成这件事,就目前大清的制度来说,电报这种东西,只有朝廷官员才能使用,而且在使用权限上,也有着很详尽的规定,普通的商人百姓,别说是布设电报线路了,即便是平日里使用一下都需要经过层层许可。()故此,晴笮在盛京架设电报线路的事,首先就必须让奉天府尹衙门获悉,而后,在得到了奉天府尹的许可之后,再交由电报局统筹规划,最终,在获得了电报局的许可之后,晴笮才能出资,由电报局全权负责电报线路的安布工作。作为出资方,当电报线路网络布设成功之后,晴笮将获得一定的股份与使用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矿政方面的官督商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对于晴笮来说,她之所以要在盛京各地架设电报线路,本身就是为了增大将来与赵家谈判时的筹码,故而,这件事她也不担心被赵千栋获悉,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甚至希望早一点搞清楚赵千栋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如果这个男人能够由此重视起自己的存在,并采取果断措施,将这个电报线路网络控制在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自己一方面可以尽早加入盛京权力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弄清楚赵家究竟有大的野心。以便进一步决定今后的动向。
正是考虑到了这方方面面的因素,晴笮透过自己手上掌握的关系,将架设有线电报线路的提议,直接递交到了奉天府尹衙门,当然,这个提议是以她个人名义提出的。而在她提交议案的时候,恰好也是赵千栋在京城酒楼与辽阳七大矿商业协会面的时候。
作为南城颇有名气的一家酒楼,宜兴酒楼每天最热闹的时候,就是上午与晚上这两个时间段。每天上午,那些夜宿花街的客人们起了个大晚,照例都要出来找个地方坐坐,进点吃食,补充一下虚耗一晚的体力,而每天晚上呢,情况也差不多,换句话说,平日里真正喜欢到这个酒楼来坐坐的人,大都是烟街柳巷之内的常客,有时候客人们喝得高兴了,还会专门找酒店伙计出条子,邀自己相好的姑娘到酒楼逍遥。
今天在酒楼内同赵千栋见面的,都是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贾,对于他们来说,一则手头不缺钱银,二则场面上的应酬自然少不了那些风月之事,因此,在与赵千栋洽商妥当了金州矿政的事情之后,几个人便由匡偼臣做东,找小二拿了条子去找作陪的姑娘。
就像赵千栋前世偶尔听说.的那样,这年头京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