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不设防的大上海八
11月5日拂晓,日军先以舰炮对金山卫附近中**队阵地轰击数小时,然后步兵在飞机掩护下,于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卫、金山嘴、漕泾等处同时登陆。
中**队只有可怜的2个连的兵力面对日军3个师团之众,力量悬殊,完全无法阻止敌登陆。上午,全公亭方面登陆日军已达3千余人。
中国战区指挥官得知日军登陆的消息后,急调62师主力、独立第45旅及新到枫泾之第79师前往阻击,并令在青浦之第67军推进至松江。
但此时已太晚了,各部未到,日军便早已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源源登陆,并快速向内陆推进。第18师团上陆后,便以一部向沪杭铁路前进,第6师团和第18师团主力则直扑松江,当晚进抵金山县城、松隐镇、亭林镇一线。
6日,敌先头部队到达米市渡附近,傍晚渡过黄浦江,克服华军阻击,以主力向松江前进。
7日,第62、79师分别向亭林镇、金山城之敌发起进攻,但均被击退。在松江指挥的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黄琪翔,鉴于日军主力已进至黄浦江右岸,为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决定黄浦江右岸之部队均渡过右岸,并以一部阻止敌人渡江。
日军参谋本部为统一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于11月7日决定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编组成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
其目标是:“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局的机会为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并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域为联结苏州——嘉兴一线以东。”
8日,第10军主力渡过黄浦江,占领松江城。9日占枫泾并向西直指嘉兴、平望。
至此,沪杭铁路已被切断,而北面日军也突破华军苏州河防线,淞沪地区中**队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上海70万中国大军,有陷入重围的险情。
奔波于淞沪前线和南京之间的白崇禧见状叫苦不迭,牢骚满腹。白祟禧多精,就军事而言,蒋介石绝非他的对手。
早在11月5日日军登陆时,白崇禧就急急火火地向蒋介石建议:上海不能再守了,应早做有计划之撤退,并有条有理地列数一堆撤退的理由。蒋介石当下应允了。可当前线部分部队开始回撤时,老蒋又改变了主意,让部队再开回防地,继续固守。
原来,蒋介石是想让部队顶到国联开会完毕,由西方列强逼迫日本撤军。如果现在撤退,上海陷落日军之手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