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立足秦岭看世界三(第1页)

第039章立足秦岭看世界三(求收藏)

1688平行空间历1935年2月11日(农历初八)8:30分,史称:吹响中国现代化的新起点号角的“秦岭会议”,揭开了大幕。

这次会议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胜利会师之后的第一次会议,当然因为时间原因,这次会议就作为一次预备会议召开了。

本次会议由**中央秘书长张闻天同志主持。

首先是李大钊发言,他的发言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央红军自湘江突围、遵义会议至广元会师以来工作的总结:

。。。。。。,中央红军由8万多人到湘江战役的6万多人,湘江一役损失了一万多;湘江战役后期,在**同志领导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下,中央红军克服千难万险,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传统,下定决心,追求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最终在广元地区胜利会师,中央红军由6万多人发展到9万多、接近10万,由湘入贵、过四川盆地,这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形式的典范。

。。。。。。

然后是**同志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上即将开展的“土地革命的政策”的报告。

。。。。。

第三是由周恩来副主席作根据地建设以及扩大根据地的计划报告。

。。。。。。

第四是邓小平同志作高级政工干部短期培训班开班的报告。

主要是部署根据地土地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

第五是由刘伯承总参谋长作高级军事干部短期培训开班的报告。

其中主要论及新装备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及与旧条件的区别等。

。。。。。

下午继续开会,由陈天柱最后发言。

陈天柱站在主席台前,看着下面如雷如潮似的掌声,表面平静的他心里如沸腾的钢水,陈天柱方言了,

。。。。。。

后世史学家评论陈天柱这次发言如下:

十年,十年铸基——

就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里,他率领着他的弟子们,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来填补中国虚弱的基础工业。

工业离不开电能,于是基地建设,首先从上千立方米库容的微型水电站开建,好在山中峡谷短窄,寻找好合适的地点,建立一条短短高高的水坝,水坝上安装上水轮发电机;再定向爆破、炸掉一半的山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