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巡视五(第三更送到求收藏推荐点击)
按照设计,中华一型装甲列车不但要具备普通装甲列车应有的性能和强大的火力,而且装甲列车还必须肩负对空、对地、巡逻、侦察、增援、追击、防御等多种额外的作战使命。
为了使这种装甲列车可以顺利的胜任这些任务,陈天柱与李德中、陶德共一起研究,对后世的装甲列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
首先,中华一型装甲列车,采用了苏制O系列的装甲车车头,并由18节装备各型武器的装甲车厢组成的。
其次,作为装甲列车,配备了极其强大的火力,一节MBV-2型(MotoBroneVagon~动力装甲列车)火炮车厢,MBV-2的车体全部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侧面带有10度小倾角。它安装了3个抗日型坦克的主炮塔,配置为车首方向2个(双层配置)、车尾方向1个(位置和车首部分较高的炮塔一致);
每个炮塔上,安装一门100毫米坦克和2挺抗日B型6。5mm机枪、1挺12。7mm高射机枪,即使是在车体后部的球形枪座上,也安装了一挺抗日B型6。5mm机枪。
此外,车体每侧的球形枪座上,也安装了2挺6。5mm‘仿马克泌’二四式重机枪。
在2号炮塔和列车长指挥塔之间,也随机安置一套四联装6。5mm口径马克沁机枪。
由于MBV-2要比所有的苏联装甲列车都短,外形也较低矮,侧面投影面积只有52平方米;它的速度和机动性比旧式列车有所提升,也不会象蒸气机车那样散发出烟雾,因而可以较好的隐蔽自己。
除了MBV-2型火炮车厢外,中华一型装甲列车,还装备了两节安装了76毫米野战炮的火炮车厢,两节安装了一门既可以对空射击又可以平射的85毫米高射炮和一门四联装的23毫米高射炮的对空车厢,所有的车厢都被覆盖了150毫米到300毫米厚的装甲,甚至行走装置也有装甲保护。
为了使中华一型,不单单可以在铁路上执行单一的作战任务,而且还可以额外的承担在铁路以外的作战任务。
还在装甲列车上添加了四节用于搭载4辆抗日型坦克的平台车,这种搭载在平台车上中型坦克,可以在战斗中快速的卸下,并脱离装甲列车参加战斗。
这些坦克的装备,大大的增强了装甲列车在铁路之外的战斗能力,并且极大的扩展了作战范围。
由于平板车的周围装有装甲板,所以坦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