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不设防的大上海五
原来正当前方战事渐趋激烈之时,蒋介石却以顾忌“国际影响”而命令部队暂缓攻击,其实,他真正害怕的不是“国际影响”,而是日本人。
从内心来说,蒋介石、还有何应钦,根本缺乏与日军决一雌雄的信心和胆略,他也不愿意冒与日本人死打硬拼而让中国**及其领导的红军坐大的危险。
因此,此时的蒋介石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西方列强干预抱着幻想,以他的想法,“英、美洋人不挨几颗日本人的炸弹,他们怎么会出面干预?”
因此8月18日,由英、美、法、德意等国组成的外交团提出划上海为中立区的建议,正中蒋介石的下怀。
但是日本人却全然不领会蒋介石的“良苦用心”,一口回绝五国的建议,无计可施的蒋介石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下令抗战。
经过这一暂停进攻,却丧失了战机。日本人却赢得了时间。
因为日军新增两个师团兵力,在中国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星夜兼程,于8月23日拂晓,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在狮子林、川沙口、张华浜等方面登陆,战况骤然吃紧。蒋介石闻讯,急忙命军政部次长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98师、第11师及刚到嘉定的第67师、第14师火速分赴各处抗击敌人登陆。
为了阻止登陆的日军扩大登陆场,张治中派王敬久为淞沪前敌指挥官,指挥第9集团军所辖部队抗击登陆日军。
与此同时,刚组建的第15集团军在罗卓英指挥下,向宝山、川沙口登陆之敌发起反击,第98师于8月24日击退攻占狮子林的日军,歼敌数千人。第11师冒着飞机猛烈轰炸,经艰苦战斗,收复罗店。
日军不甘失败,调集坦克、飞机和重炮大举反扑,围绕罗店双方展开拉锯战。
第11师会同原先防守在这里的第67师并肩战斗,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天动地精神同日寇拼杀,战况之惨烈,为开战以来所仅有。守军阵地几经易手,往往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阵地前尸积如山,血流成渠。第67师师长李树森身负重伤,第201旅旅长蔡炳炎及两个团长阵亡,两个师的营连长大半牺牲。
血战至29日,罗店再告陷入敌手,刚刚从德国回国奔赴前线的黄维率第67师奋力突入,旋被击退。战斗再一次进入胶着状态,双方都在这里投入了重兵,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
10月26日,大场阵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