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1936年的元月(求收藏推荐)
1936年元旦,南京降了一场大雪。
进入民国25年,旧历的春节依然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但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一些大城市里,新历的元旦越来越受人重视,这些人包括政府官员、知识人和许多市民。孩子们痛快地放起鞭炮,他们才是新年的主人。
面对刚刚开始的这一年头,很多人发出了感慨。国民党元老邵元冲在元旦的日记中写到:“时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抚应国艰,不禁忾然”。
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把自己对1936的期待,写在一首诗里:
欢迎,欢迎,新年,新年。大雪纷纷下,贫民多可怜!土地被敌占,至今尚未还……我作文天祥我作史可法,我作岳武穆,我作颜真卿。说到要作到,不为自欺,欢迎你新年,你我要共勉。
1月的华北,天寒地冻,由平津两地学生组成的“平津南下扩大宣传团”500多人分别从北平、天津出发,徒步700里,到河北农村宣传抗日。从上一年底开始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已经从游行转到实际行动。
就在宣传团出发的时候,驻扎平津一带的二十九军在天津大沽缉私,与贩毒的日商大西洋行发生冲突。最后,大沽事件以中方道歉、赔偿400元,二十九军不再进驻大沽、塘沽结束。冀东和塘沽便成了日货走私的天堂,
南京的财政部官员因关税收入巨幅下落而叫苦不迭。。1936年3月15日的《救国时报》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日商年来偷运私贩入华者,不计其数,日人上海日日新闻谓,过去一年中,日商私贩,总数在三万万元以上。日政府输货入华,亦多不纳关税,因此中国损失关税当在八千万以上云”。
象潮水般涌来的日货把近到平津,远到上海无锡的国货厂家撞击得踉踉跄跄。在同一天《救国时报》另外一个版面上,“天津华商店两月倒闭三千余间”的标题就更为醒目:“近日来日货充斥华北,华商企业无法竞争,纷纷破产。过去两月,天津一市,华店因此倒闭者竟达三千间以上。日人商店,在平津一带到处林立。”
3月7日一天之内,平津两地发生十起自杀案件。一天后天津《大公报》报道这十个人的自杀原因及经过,并评论曰:“自杀风炽,大多为经济所迫。”
这一年的全国漫画展览会上有这样一幅作品,名为《走私后的中国工业》。漫画上两个中国工厂的烟囱由于停产已经冒不出烟了,所以是“相对无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