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世间,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新开始的,一旦失去,就难以再拥有;一旦破碎,就难以黏合。就像“打翻的牛奶”,又如“难圆的破镜”。既然都已经回不去了,为何不把心放宽些,坦然地舍弃,淡然地接受现实呢?
孙先生的儿子做作业的时候不专心,手里不停地摆弄台灯旁的陶瓷存钱罐。突然,他一不小心,手中的存钱罐掉到地上摔碎了。孩子看见心爱的存钱罐摔碎了,搂着破碎的存钱罐,伤心地哭了起来。
没过几分钟,他停止了哭泣,而是在那里清点存钱罐里的硬币。只见他一边数,一边开心地笑,神情特别专注,叫人不忍心打搅。一分钟……两分钟……他还在数,他的表情是那么满足,又是那么平静。
儿子的举动不由得引发了孙先生的深思,让他突然有一种羞愧感。记得那是一年前,爱好收藏古董的他几近于痴狂,每次把玩古董时都十分小心。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朋友,朋友也非常喜欢收藏,因此,孙先生把自己的收藏品给朋友欣赏和把玩,可是朋友不小心,把他的藏品摔碎了。为此,他伤心了大半年,对那位朋友也心怀怨恨。
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破碎的藏品是不可能复原的,与其抱残守缺空生恨,不如把心放宽结善缘。于是,他选择原谅那位朋友,也选择舍弃那个破碎的藏品,而且从那以后,他不再那么痴迷于藏品,他觉得应该痴迷于快乐才对,就这样,他慢慢找回了迷失已久的快乐。
破碎了,又怎样?只要有一颗舍得之心,一样可以欣赏破碎的美丽。失去了,又怎样?只要有一颗淡然之心,失去的风景也可以成为美好的回忆。相反,为破碎的东西哀伤,为失去的东西懊悔,除了劳心伤神,分散精力,没有一丁点好处。
生活中,对于某些已经失去的重要东西,我们往往会在心理上投下阴影。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舍不得,因为舍不得,所以才会不断沉湎于不复存在的东西上。事实上,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舍弃;与其为失去而懊恼,不如快乐地面对现实。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是的,失去的不一定会让你为之忧伤,你完全可以让失去的成为一种美丽;失去的不一定是损失,有可能是另一种收获。只要你抱着达观的心态去生活,残碎的也是美丽的,失去的也是可爱的。
譬如,当你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时,你的世界就萎缩在你对她的感情上。她的一举手、一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