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放开手脚,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吧(第1页)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可以为世界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上扮演一个无人替代的角色。这个特殊的贡献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林肯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幸福,那么他就能够得到那种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你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时,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喜悦、丰裕和安宁。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可谓是全球最著名的“富二代”,但是他并没有子承父业,在父亲的丰功伟业的基础上,继续在股票投资领域干出一番事业,而是尊重内心的感受,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制作。如今,他已经是美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还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艾美奖的获得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富二代”的成长经历、奋斗历史和独立人格。

小时候,彼得·巴菲特和很多美国同龄人一样,过着简单、快乐的童年。那时他的父亲还不是美国投资界的名人,更不是世界闻名的“股神”。他从小学习钢琴,他是一个很有耐心、很安静的孩子,弹琴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上大学前,彼得并没有把对音乐的追求当做毕生的事业。直到他和父亲谈起职业问题时,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话:“不管你做什么,哪怕是做一个垃圾工,每天坐在垃圾车后面,我和你母亲也会一样爱你,只要是你喜欢的事。”从那以后,彼得·巴菲特坚定了他对音乐的追求。

有句话说:“择我所爱,爱我所择。”当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地投入热情,才会不惜代价、不计回报,把它做得出色。可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个人成功的最佳秘诀。不管你现在多大,只要你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立即行动吧,因为纵然年迈了,你也会充满年轻的朝气和活力。

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小时候酷爱文学,一直希望成为一名作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进入了札幌医科大学学医。毕业后,他成了一家医院的整形外科大夫。在行医的那些年,他一直对医生这个职业没有兴趣,感觉自己在荒废年华,而他对文学的爱好却与日俱增。

29岁那年,他开始思考:到底是继续这份令自己讨厌的稳定工作?还是放弃医生工作,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呢?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在举棋不定之际,他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