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生的大智慧(第1页)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世人感受到他博大的胸襟和淡然的心态。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现的是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淡定态度。历览古今,当一个人抱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去生活时,他往往能实现人生的突围和超越,在事业上获得成就,在生活中获得快乐。

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起来很动听,听起来很诱人,但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占有欲和享受欲,把人的心撩拨得方寸大乱,很多人都按捺不住躁动的心而跃跃欲试。面对成败得失时,有几个人能做到不狂喜、不大怒、不得意、不沮丧?当我们为温饱问题苦苦挣扎时,看到别人开着小车奔向小康生活时,我们能不黯然失落吗?

一位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学业有成之后,他和朋友谈起看问题的视野变化时,讲了一段自己心灵成长的故事:

“在小学时我的成绩优秀,当我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在小学时那样每次都名列前茅了,于是我有时候会生闷气,既生自己的气,也生别人的气:因为别人超过了我,而且别人还有六棱好铅笔,还有好钢笔,而我却没有,我觉得天道不公。”

“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可是好景不长,我的学习成绩只处于班里的中游水平。看到城里的孩子好笔成堆,早上有牛奶和蛋糕,中午有两荤一素,晚上还有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个窝窝头都舍不得吃,还要留一半给中午。公平又从何谈起?于是,我继续嫉妒别人,也为自己感到自卑。”

“大学毕业后,我幸运地抓住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忽然间一扫而光。我发现,当年我过得不开心,我嫉妒别人,是因为我的心胸太过狭隘,思想太过浅薄,当年我的眼里只有同学,而现在我的眼里是整个世界。”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快乐、不淡定,是因为内心不够宽广,思想不够深刻。当狭隘的人、心眼小的人在蜗牛角上打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时,心胸宽广、思想深刻的人早已与同仁携手漫步在太空,居高临下地欣赏多姿多彩的世界。

很多事情,当你事后转过头去想一想,发现当初的视角真的太错误了。如今,当你转换一个视角,用淡泊之心看待问题时,突然发现快乐是那么单纯,成功是那么简单。有句话说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