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第1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文章匆匆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正如孔老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永不停滞的流水,谁也无法阻挡它的去留,唯一的办法就是珍惜当下,把每一个今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也许有些人觉得“把每一天当作生命最后一天来过”有些夸张,因为生命再怎么短暂,也不会只剩今天,还有明天,还有很多个明天。他们崇尚作家海子的生活态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殊不知,明天即使来了,也变成了“今天”,人永远只能活在真实的今天,也永远只能活在对虚幻明天的期盼中。

17世纪法国科学家兼思想家巴斯葛,在沉思者中写道:“我们向来不曾把握现在;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殷盼着未来;不是拼命设法抓住已经如风的往事,就是觉得时光的脚步太慢,拼命设法使未来早点到临。我们实在太傻,竟然流连于并不属于我们的时光,而忽视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此刻。”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抱怨各种不如意,可是他们不知道,与那些即将结束生命的人相比,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假设一下,如果生命只有三天时间或更短,我们是否会珍惜这有限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享受生活呢?

在安吉丽亚·朱莉出演的一部电影中,有个电视女主持人碰到了一个预言家。预言家对她说:“下个星期四,你将死去。”顿时,女主持的生活一下被打乱了。她真的希望那个预言家是在胡言乱语,可是他预言了很多事情,比如球赛结果、天气状况、地震灾难等,都一一应验了。这不得不让女主持相信那位预言家的话,于是,她开始认真思考死亡之前的几天该怎样度过,为此她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影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结束语:每个人都应该把生命当成最后一天来度过。

很多人在两万多天的生命里,早已对生活失去了兴奋的感觉,他们的心是麻木的,每天重复着昨天的事情,觉得生活枯燥无味,没有任何新鲜感。也许只有当某一天,他们得知生命仅存几天时,才会突然迸发生活的热情,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曾看到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对一个已死的人说:“我给你放三天假,让你重回人间,感受生活的美好。”那个人回到人间,感觉阳光格外明媚,花儿格外芳香,周围的每个人都格外可爱。在这三天里,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