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给自己的欲望“瘦瘦身”(第1页)

欲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就有欲望,因为人要吃饭,要穿衣服,要房子住,如果最基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人当然会痛苦。然而,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在这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很多欲望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远远超出了生活所需,比如,想赚更多的钱,想穿高档的名牌衣服,想住别墅,想开豪车。正因为欲望不止,人才会负累越来越重,才会活得不开心。

其实,欲望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口渴。因为,欲望的尽头还是欲望。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人类的贪欲作了这样的评价:“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人不能清静下来,不能追求睿智,是因为欲望太多,是因为欲望这条沟壑永远无法被填满,所以,人在精神上才会永无宁日,才会缺少快乐感和幸福感。

扪心自问,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静下来想一想,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付出快乐去换取呢?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值得,那么就给自己的欲望“减减肥”,让它变得“瘦”一点,把那些无关紧要、不值得你去追求的欲望舍弃掉吧!当你的欲望减少一点时,你就会多一点知足,就会多一点快乐。

曼谷西郊有一座寺院,由于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当原住持圆寂后,索提那克法师成了新住持。上任之后,他开始想办法增加寺院的人气。当他发现寺院的山坡上长满了灌木时,他便找来一把修剪园林的剪子,不时地去修剪这些杂乱无章的灌木。半年之后,那些被修剪的灌木变成了一道半球形的风景。

一天,一位衣着光鲜、器宇不凡的客人来到寺院,索提那克法师接待了他。经过一番寒暄和交谈,索提那克法师得知客人路过此地时,汽车抛锚了,趁司机修车之际,来寺院逛一逛。于是索提那克法师陪着他四处转悠,不知不觉间,他们聊到了如何节制欲望的话题。

索提那克法师微微一笑,叫人拿来那把剪子,带着客人来到了寺院的斜坡上,指着斜坡两边的灌木丛,对客人说:“施主,你看到那些半球形的灌木了吗?那是因为我经常修剪它们,如果你想节制欲望,也需要用剪子不断地修剪自己的欲望,毫不留情地把杂乱的、没有意义的欲望修剪掉,这样你才会活得轻松起来。”

说完,索提那克法师把剪刀递给了客人,示意他去修剪灌木。客人拿起剪刀,按照法师的意思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过了一会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