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香兄何出此言?”,任令羽微微感觉有些诧异——作为熟知北洋海军情弊的右翼总兵,刘步蟾对于日海军总体实力已渐渐凌驾于北洋海军之上的事实能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即便如此,也不用心灰意冷如斯吧?
“上次在‘威远’舰上推演时,治明设定的倭寇海军编队航速是多少?”,刘步蟾不答反问。
“第一队6舰10节,第二队4舰15节。”,任令羽回答的极为干脆——舰艇编队的航速应以编队中最慢军舰的航速为上限,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而根据甲午战前日本联合舰队进行的航速测试,其本队6舰中航速最慢为已经服役了16年的老铁甲舰“扶桑”,10.05节。而号称平均航速在19节上第一游击队中,最慢的“高千穗”则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测得最大航速为15.5节,这便也成为了日军这支机动力超强的快速支队战时航速的最大上限。
“那治明设定的我北洋海军编队航速呢?”,刘步蟾继续追问。
“11节。”,任令羽回答的略有些迟疑——和资料浩如烟海的日本海军不同,在他那个时空,各种关于北洋海军的资料还是百味杂陈,数量不多且还多有互相矛盾之处,即便是他这个军校里出了名的“李粉”,所能掌握的也不过是一鳞半爪而已。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书写的!
“11节么?”,刘步蟾脸上浮现了一个微笑,笑得苦涩,“若当真能跑出11节就好了!”
“实不相瞒”,刘步蟾抬头直视着任令羽的双眼,半响才道:“我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两快碰船如今的最大航速,不过8节而已!”
任令羽震惊的睁大了眼——8节?
“这怎么可能?”,他喃喃低语道。
按照北洋海军那极富特色的命名法则,“超、扬”两舰的官方名称乃是“快碰船”,这两艘来自英伦的无防护巡洋舰在10年前刚刚建成时进行的航速测试中,曾各自在相对良好的海况下跑出了16.5和16节的最高航速。即便是考虑到其在长达10年的服役期后必然出现的航速衰减,但再衰减也不至于到了这种要打个对折的程度吧?
要知道,日军舰队中舰龄最老的“扶桑”和“比睿”的服役期比“超、扬”还要多上3年,但其航速衰减也不过是从13节降到10节左右而已!
“步蟾并非虚言!”,刘步蟾脸上透出淡淡的不悦,但旋即又转成了浓浓的尴尬,“‘超、扬’两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