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三十七 天下第一折(下)(第1页)

任令羽看得很仔细,待细细揣摩完李中堂那份《殿阁补阙折》上的最后一个字后,已过去了近一壶茶的功夫,他极为小心的把奏折合好,颇为郑重地放在了身边的几案上。

张佩纶饶有兴味的看着任令羽得这些举措,“治明,可有所悟?”,他问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若不想辜负中堂大人对他任治明所下的这七字考语,那他应该能把此折中暗含的深意一眼洞穿才行!

“厉害!”,任令羽轻轻吐出两个字,大概是感觉意犹未尽,他略迟疑了一下,方才继续道:“当年李中堂一纸《参翁同书片》,人送‘天下第一折’,如此此折一出,此名号便可易主了……”

“哦?”,听到《参翁同书片》五字,张佩纶眼中已是波光一闪,他似笑非笑的道:“当真?”

“幼樵兄……”,任令羽伸出手轻轻摩挲着那个抄本的封皮,淡淡一笑,缓缓地道:“有些事情,说透了,反而不如‘一切尽在不言中’……”

“只怕未必吧?”,张佩纶还是那副古怪暧昧神色,“中堂此折,其实也不过是为国取材而已,何谈‘天下第一折’之名?’

任令羽则同样报之以微笑:“当真要说?”

“洗耳恭听!”

~~~~~~~~~~~~~~~~~~~~~

“早就听说中堂大人久居翰苑,学贯古今,今日一见此折,方知名不虚传。能这般言简意赅的将唐季以来中枢官制变更一一道来,便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了。”,任令羽也被张佩纶明显流露出的考较之意激起了好胜之心,因此说话也就不再那么遮遮掩掩。

张佩纶则只是微微一笑,任令羽这里说的是《殿阁补阙折》的开篇部分——“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总督直隶军政兼领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顿谨奏:唐季宣内翰,典制北门;宋时设馆阁,备位中枢,前朝之文渊,国初之三院,皆辅臣之设,宰衡庶政,公议军国,社稷器也。自世宗以军机领政,内阁乃为虚相;至高宗定三殿三阁,学士遂成尊荣。”

而这只能算是主餐之外的开胃小甜点,距离戏骨,还远的很呢!

任令羽则对张佩纶脸上罕有的轻慢之心丝毫不以为忤,而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至于起自曾文正公这一段……幼樵兄,中堂之公忠体国,可照日月啊!”

张佩纶险些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他急忙抓起眼前玻璃杯里的红酒,猛地喝了一口,压下自己胸腔中漫溢的笑意。

公忠体国么?但看字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