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十二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上)(第1页)

光绪十七年六月廿三。京师。紫禁城养心殿

“翁师傅举荐文廷式为出洋购舰的副使。就不担心有人说你用人唯亲么?”。光绪的右手轻轻拍着御案上的那份奏折。轻轻笑道。

皇帝苍白的脸颊上泛起了红晕。就连嘴角的微笑都透出了几许罕有的自信味道——依他亲政以来的规矩。所有的奏折在报送养心殿前都要先送到三海仪鸾殿交太后御览。而今天递过来的这些折子自然亦无例外。但让皇帝感到惊讶的是。不管他如何仔细的在这份翁同举荐文廷式为出洋购舰副使的折子上反复的寻找。却始终没有在这绵白纸上找到那熟悉的太后指甲掐痕……

在是否起用文廷式一事上。太后竟罕有的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自己!?联想到十几日前与太后在三海中的那段谈话。让这个已经在慈禧太后阴影下生活了十七年的少年天子竟依稀看到了几分真正君临天下的曙光!

眼见多年的心结竟有了化解的可能。让皇帝的心情一瞬间倍感轻松。竟罕有的与前来“见面”的翁同开起玩笑来。

“回皇上话”。翁同却似乎丝毫没有体味到皇帝语气中的轻松。他从下的绣龙瓷墩上站起身。向光绪略一躬身。语调平和的道:“内举不避亲。文廷式是老臣的学生。但更是皇上的臣子!购舰之事关系太后的万寿庆典。副使一职便是兹事体大。文廷式为人老成。处事严谨。的确是的用的人才。”

光绪的瞳孔猛的一缩——皇上的臣子?

他是这个帝国的皇帝。但这中枢百官的方督抚中。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算的上他的臣子!

同日夜。天津水师学堂。任令羽私宅

皎洁的月光映照在这座西洋式小楼阳台上的那个刚刚搭起的小小祭台上。而一身黑衣的任令羽则神情肃穆的将几碟水果一一摆上了祭台。他随后端起早已斟满的酒杯。向着南方深深一鞠躬。恭恭敬敬的把杯中的美酒洒在了阳台的的上。

“郭公!后生晚辈虽与无缘与您谋面。但自有幸拜读《使西纪程》后。于您的远见卓识却早已心折!若我中华当政之辈人人能有公之见识。于同光之际即仿西洋政教。力行变法。又岂会有那甲午之败。庚子国变和其后数十年积贫积弱之中国?”。任令羽端着已经空了的酒杯。脸上的神情庄重异常。仿佛那个孤寂的灵魂此时就在他的眼前。

“今公以谤满天下抱憾而终。而晚辈此时除一杯水酒外。却也再无其它可告慰你在天之灵……”。任令羽的眼眶已经微微有些红。“未能为郭公争那死后哀荣。乃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