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称庐陵,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成吉安,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处不仅是一块风水宝地,更是人杰地灵,自唐宋至明清,户籍光是出自此处的进士就近3000余人,有诗赞曰“隔河两宰相,雾里三庄园”。
周围的历史建筑更是数不胜数,更鲜为人知的是文天祥出生地和“井冈山”就在他的行政范围内,这让高振感到了兴趣。
离开了辛可竹等人之后,高振和邓演达便快步追赶托运物资的部队,等他们到了的时候,物资已经快装卸完毕。俩人一边在一旁看着,一边交流着刚才的事情。
说实话,高振感到有些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农会要躲躲藏藏的,豫军就要开拔的事情连吉安的普通市民都已经知道了,难道消息灵通的他们会不为所知。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八成他们是惧怕自己在吉安也搞那一套,想通过拖延来达到目的。真是有些滑天下之大稽,难道你们不了我就不成立临时政府了。
临回到吉安之前,参谋部的警卫就来告知自己,江西国民党党部的曾天宇已经在指挥部里面等候多时。高振并不认识这个人,询问了一下邓演达才对他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此君曾任江西国民党改组筹备员,现在也在江西党部当中工作,主要负责的就是万安和吉安一带,旧吉安府所属的数个县内的“明星书社”和“聚华书店”就是此人创办出来的。此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CY人物之一,而且结识众多早期**员高层。
高振听了邓演达的话心里苦笑,看来有人要开始出头了。直到把所有军用物资都送到各营之后,高振才和邓演达回到指挥部,在这过程当中,高振还巡视了一遍战俘营,虽然这小两万人士气都不高,但还是在原独立团军官士兵的带领下,进行着最基础的训练。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战俘营太小了,整体感觉有些拥挤,于是让赵谦去告诉工兵营再修建两个新兵营。
“天宇兄,你好啊,等久了。”邓演达见到曾天宇之后率先伸出了右手,并开始为高振介绍,毕竟两人在之前有过接触,他做这个中间人最为合适。
“无妨无妨,择生兄,我这事前没打招呼,等等也是应该的。”曾天宇看清来人连忙起身,边握手边说:“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将军吧,鄙人是江西党部的曾天宇,多有打扰。”
高振笑着和他握了握手,对此人不卑不吭的语调和行为极为欣赏,说道:“你好,鄙人正是广州革命政府独立师的师长高振,叫我忠革就行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