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少帅(第1页)

第二天上午,北京还没有就广州东征做出最后结论的时候,就收到了广州传来的一封电报,上面有教导团两个团所有排连级以上军官的签名,内容为请战。

原来蒋介石在看完演练之后,就果断的在军营当中,当着众人告知了黄埔校军在军委会上的遭遇。当他宣布不能够参加东征讨陈之后,台下的军官无论曾经时候有过隔阂,一致的想法就是请愿,向代元帅胡汉民和北京的孙中山请愿。他们从来到军校的第一天起,受到的教育就是东征平叛、北伐中原、打到军阀,而现在就要东征了,马上就能够用行动证明自己等人并非空谈之时,却的来这么一个打击,还没等蒋介石煽动他们,就已经怒火朝天。

看到这种情况,蒋介石满意的点了点头,顺理成章的组织了签名请战,并与第二天清晨,亲自拿着这些签名来到大元帅府,找到胡汉民之后,郑重的把这些签名交给了他,同时当着胡汉民的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胡汉民对他所作所为没有准备,有些吃惊的翻看着这些签名,脑子里有不由得回想起杨希闵和刘震寰往日的种种,两种反差的对比,让他有些感动。很快这些签名请战书电报就传到了北京,此时的孙中山虽然病卧在床,却还没有接受真正摧残人身体机能的放射性治疗,忍着病痛,让高振和汪精卫来到面前。

看到他的示意,汪精卫从高振手上接过电报后看了一遍后说道:“总理,这封电报是黄埔军校的请战书,自黄埔军校上到校长介石兄和仲恺兄,下到学校各师生都有签字,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情光靠展堂兄即可处理了。”

孙中山点点头,想要做起来训话,坐在床上的宋庆龄连忙把他扶起来,然后又从张荣光手上接来两个枕头电灶孙中山的腰部。

“这是我们革命的希望,兆铭,这就是我们革命的希望啊。忠革,你说说你对他的看法。”孙中山有些激动,又指了高振,示意他来表达一下看法。

“总理,学生个人认为,应该让黄埔军校的校军参加东征。一个军校的学生如果没有上过战场,那么他永远不能成长为我们革命需要的有机分子。”高振表示道,这句话也恰恰反映出他对于革命,更多是寄托在暴力推翻军阀,而不是光靠政治就能够解决的。

孙中山想了一会儿,示意汪精卫把笔拿来,有些艰难,颤抖着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下:

“同意参战,孙文”

高振和汪精卫在得到了总理的答复后,迅速的离开了孙中山的起居室。

一出门,汪精卫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