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喧哗很快过去了,黄埔学校正式开课,高振依旧住在军营里面。每天跟士兵晨跑后才离开军营赶往黄埔军校,教导营士兵们比黄埔军校的学生们要早起半个小时,现在已经开始了10公里全副武装的跑步,几天的不适应后,士兵们也回到了以前的状态顺利的完成每天醒来的第第一项任务。
自从正式开学以后,高振除了早上和晚上会在军营里面,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在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特别区执委中也有高振的名字,除了他和蒋介石以外其余的三人都是**。按照组织原则,凡是执委会不同意的决定不能生效,这条规定让俩人一同皱眉。蒋介石觉得长此以往下去国民党的军校不就变成**的军官学校了,现在黄埔一期的学员中就有50多名**员,所以他自从开学以后就开始陆续的接见学生。
高振也同样皱着眉头,不过他的原因是戴季陶的离去,一个政治部主任说走就走了,这算什么事啊。
学员入党方面很简单,不需要什么仪式,只需要在教室上课的时候填写一张表格就成。高振看着学员的名单,真是将星云集啊,杜聿明、陈赓等人都位列其中,还有声名不显的左权左将军,看来黄埔能够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不是徒有其表,王婆卖瓜。
高振曾经是德国陆军军官的事情已经在黄埔学校里面传开了,众多学员都很期待上他的课,也很羡慕教导营的士兵们能够被高振教导了一个多月。开学的第二天高振就给军校里面的学员一大队讲述了一节步兵战术课,主要讲述的是德国陆军在一战时期的战术,理论为主,毕竟那时候德国的火力也不是中**队了比拟的,生动的讲述和崭新的知识让学员们在上完课之后都表示收获很大,跟其他的教官的方式不一样让他们觉得很新奇。
他在教室里面讲课的时候不会板着脸,给人的感觉很好说话,虽然他的岁数不大但,可是刚开口讲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让在座的学员们打心里面佩服这个差不多跟自己同岁的副总教官。然而要是他们听过了高振在原教导营里讲的内容的话,一定会对这堂课大为失望,不是高振有意藏拙,而是他在这里讲课要结合其他教官所讲述的知识和教材才成。
很快,时间来到了七月份,高远征为孙中山凭请的医生已经来到了广州,并为孙中山坐了全身的检查,发现了孙中山的病情,是中晚期的胆囊癌,肝部也有癌细胞的病变,在两名医生的全身招数下孙中山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个消息让广州革命政府为之一振。高振也感到高兴,看来总理不会像原来一样在北京逝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