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军、独立团大胜的消息在12月3日传到广州,此事赣南已无大的战斗。守住吉安的两部进入了休整之中,追击溃兵的任务由接替一营驻扎的南洋支队进行。
从吉安溃逃的敌军本欲落草为寇,或是投奔他军,不少人还在路上或树林当中,就被南洋支队揪着头给押了回来。本来以为会是连番的恶战,结果两队人马一接触,南洋支队伤亡总共加起来不到百人,却俘虏了近2000余溃兵。
9日,吉安北门外的小山丘上,打起一座简单的木台,木台顶端的横幅写着“追掉豫军、独立团赣南之战阵亡将士公祭大会”,横幅四周白花点点;正中央挂着国民党的党旗,旁边分别为两军军旗。
阵亡将士的挽联是孙中山亲自叙说的:“讨逆立功先我死,冲锋摧敌世尽惊。”整个会场庄重和悲哀,八名独立团和豫军战士分列左右持枪护祭。下坡下面挤满了围观公祭的吉安附近各界群众,许多人指指点点的看着这次不同于往的安葬仪式。
高振和樊钟秀虽然穿上了将服,在军官当中显得鹤立鸡群,精神抖擞,却遮盖不住两人眼中的少许泪花和悲哀的目光。两军自参加北伐以来,几次重大的战事均有两军发起或为主力,特别是吉安一战,豫军和独立团的伤亡都很大,光豫军战亡的团营长就有数人,而独立团也阵亡数名连排长。看到牺牲的军官,俩人心痛的差点当场落泪,惋惜不已。
会场上两军上下被哀痛笼罩,仅拿独立团而言,这次三千兵马出黄埔,先仅剩两千余人;豫军更为惨重,七千虎狼之师伤亡过半,每当哀乐奏起的时候,这种悲伤就难以压抑的涌上心头,围观的群众很难体会的到他们的哀痛。
樊钟秀主祭,宣读完祭词后,高振接过赵谦手中的花名册,逐一年初他们的姓名、部队番号、职位、军衔、和战功,同时颁发给他们云麾勋章,牺牲的士兵的木棺上被镶刻上他的云麾勋章和吉安战役的纪念勋章,独立团牺牲士兵的木棺也是如此,不过它上面海平铺着一面国名党党旗。
在哀乐声中,不仅颁给牺牲之士的勋章,活下来的一同颁发,每名士兵把徽章系扣在前胸之时,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哀痛,哽噎的小声哭泣。
高振在颁发完所有勋章之后,在台上高呼道:“我等北伐之精锐,应谨记今日安葬之将士,继承其生前之志,为北伐,为了国民革命,至死不渝!”
公祭的第二天,高振准备前往豫军指挥部与樊钟秀商议吉安善后事宜,长达三个月的赣南之战烟硝云过,彻底的恢复到了原先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