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会议(二)(第1页)

“展堂兄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像北洋政府那样继续对英国强硬下去,英国人会不会对我们广州发起进攻,如果发起进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希望大家考虑一下。”汪精卫在胡汉民说完后补充道,他对这方面极为担心,单靠革命政府来应对来自英国的打击,有些以卵击石。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广州距离香港很近,甚至连广州市里都有个沙面租界。虽然两地的英军部队,但是谁也不能够保证英国人会不会从其他的亚洲租界调兵前来。这个问题其实谁也没有想好,不过有一点大家却注意到,自从民国以后,英国人再也没有向中国境内派出过一支正规部队,更没有完全的占领过一座城市。

“各位,我觉得贵政府应该用强权的那一面来应对英国,要知道,你们是一个革命政府。如果不能够推翻压迫在你们百姓身上的帝国主义的话,请问你们的革命是为了什么?你们不是军阀,你们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义务。”鲍罗廷率先发言道,他十分担心这里面的几个关键人物动摇,从而导致政府对于此事的让步。这不仅仅关乎到两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政府利用这次机会转向其他列强,是苏俄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外交失败,而苏俄在国际关系方面也会因此失去一个能够帮他吸引住列强目光的帮手。

“我同意顾问的说法,帝国主义是我们革命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不能驱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殊权利是衡量我们革命是否成果的一个前提。我觉得大家应该从这次开始,不要再妄图逃避这个问题,我党已经对此事做出了宣言。如果贵党能够站出来的话,我党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贵党在这方面的所有工作。”周主任说道。

“顾问和E来同志说的没错,众位,不要忘了总理的遗愿。他在逝世前期的演讲中,还不知一次两次的提到过关于用如何的态度来面对列强的压迫。众位应该还记着总理在逝世前说出的‘奋斗,救中国’”廖仲恺声情并茂的表示道。

宋庆龄在廖仲恺说完这句话后坚定的点头表示她也支持,在坐中也有不少人当时也在场,例如邹鲁等人。

“总理还说过要和平呢,难道我们现在这么做是为了‘和平’?”邹鲁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段时间来他过的并不如意,尤其是和自己私交甚好的刘震寰落得个类似流亡的下场后,自己也在政府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海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要片面的理解总理的遗训!难道我们这次选择莫不发生就能够永久的逃避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了么?难道我们不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