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谁是我们真正的消费者,其实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楼盘的案例。楼盘的位置在香港郊区,离市中心稍有点偏,大致相当于北京的七环吧,如果是上班,交通确实不是很方便,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但房子确实很好,环境好,面积大,单价低,三环一个厕所,七环一套别墅。这样一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产品,该怎么卖?
开始的时候,开发商想卖给所有人,所以写了些辞藻华丽的八股文案,大概就是「国际典范,超然家园」、「永不落幕的森林派对」等等,这种套路。听着很爽、很美,但最终的投放效果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广告根本不能说服消费者掏钱购买。因为当时正值香港金融危机,房价大跌,人们买房置业的意愿极低,持币观望的居多。所以开发商很痛苦,每天晚上要吃大把安眠药才能入睡。请大家注意,安眠药这个情节是我杜撰的。
后来开发商请了个公司医生,也就是广告公司来出主意。公司医生就发现,面对所有人沟通,所有人都去传播的时候,效率太低了,表面上看好像占了便宜,每一分钱的广告都投给了上百万人,但没有一个人有共鸣。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人群做聚焦。
房子这么大,究竟应该卖给谁?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改善型用户。尤其是那些有了孩子的家庭,他们改善住宅的需求特别强烈。但,有了孩子,为什么就要放弃市中心生活的便利性,就要搬到郊区来住?
公司医生最后为这个房地产项目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叫做孩子的成长。住在闹市区的孩子,基本上每天的生活就是困在钢筋水泥的鸽子笼里,打打游戏、上上网,童年枯燥的要死。但是如果搬到郊区就不一样了,孩子可以尽情的在草地上打滚,嬉闹,追着兔子跑,摘树上的果实,钓河里的鱼……家长做梦都想给孩子这样的童年。
所以,开放商最后打的广告是:孩子童年长只有一次,现在就给他森林和草地。广告一出,砸在手里的楼盘马上被抢购一空。
我们一直在讲传播效率,提升广告传播效率的第一步,就是不断过滤,层层筛选,找出最核心的那部分消费者。千万千万不要偷懒,动不动一张口就是 18 岁到 35 岁的年轻人,或者 22 岁到 45 岁的白领人群。这种徒有其名的消费者画像,是对于你思考问题,做出一个有传播效率的广告,没有任何帮助,最多最多是个安慰剂。
再给大家举个栗子。
有一个游戏公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