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荣耀的背后(第1页)

2005年3月21日,绝对是地球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就在这一天,两架航天飞行器从美国德克撒斯的航天基地起飞,一前一后突破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

虽然人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是看到两架载人航天飞行器驶入太空,还是激动莫名,因为这代表着人类终于进入了太空时代。即便想要真正发展到那种太空飞船自由航行的程度还需要数百年甚至更多久的时间,可是这一次的航行绝对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身为提供两架航天飞行器的美国,自然再次当之无愧地摘取了“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牌匾。那位美国总统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更是一脸嚣张地说其实在20年前美国就已经掌握了航天飞行技术,不过一直以来因为造价太高而暂时搁置。

但是现在,今天,为了地球上所有人类的生存,美国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阻挡那颗小行星的前进……

美国财政部长约瑟夫.凯尔曼看着台上总统不断地说出壮世豪言,嘴角悄悄地撤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总统的话确实没有错,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或许,旁人还会以为总统那“砸锅卖铁”的穷酸劲只是一种政治手段,也是一种广告手法,可是身为财政部长的他却是知道,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建造出两架航天飞行器花费了多少的金钱。

30兆美元!这就是那两架航天飞行器的总价值。这还是因为美国航天局的研究所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几乎一切都是现成的。若是换成其他国家建造的话,恐怕至少需要50兆美元。

30兆美元,这是怎样一个概念?那是美国积累了数十年的财富。为了建造这两艘30兆美元,数千个科研项目被迫中止,其中很多都是只要调拨一定的资金就可以产生效益的类型。光是这方面的损失,恐怕就不止这个数目,更不用说其他各个方面的损失。

最终,一份报告交到了约瑟夫.凯尔曼这位财政部长的手中。约瑟夫并没有过多地看那数以千计的项目名称以及相关内容,他只在意最后一页上那个最终的统计数字。

87.3738兆美金,这就是建造两架航天飞行器的付出,而且还只是一个保守数字。若是真的要详细计算的话,最终的数字肯定比这个计算接过高出不少,甚至可能达到90兆。

约瑟夫几乎已经能够想像出今年年底的财政赤字将会是如何地可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