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关门弟子。(第1页)

苏瑶跑到厨房找到了师娘,言明了老师的意思后,师娘便乐呵呵地带她去看房间。

“哎,我昨个儿还说呢,这么大的院子,就我们老两口,未免孤单了些,没成想,今个儿你们就来了。”

苏瑶笑着道:“以后怕是要时常给师娘添麻烦了。”

“哎,不麻烦,麻烦什么啊!”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打开门,对着苏瑶道:“你看看这间怎么样?”

苏瑶走进去看了一眼,见屋子里干干净净,西侧是一张炕,东侧是一个小书房,正对着门口的地方放了一个桌子,当即咧着嘴角笑了、

“这个就很好。”

“哎,成,那回头你就住这个。”老妇人乐呵呵地应声,又道:“这屋子啊,还是以前我姐姐的屋子呢!没想到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

苏瑶闻言一愣,扭头看向老妇人:“这是师娘家?”

“嗯,对。”老妇人点头,笑道:“准确的说,这算是我的娘家,只是,改革开放后,就没什么人住了。”

“那你的家里人呢?”苏瑶话一问出口,方才觉得食言,忙愧疚道:“对不起啊,师娘,我不是故意要问的。”

“哎,没事儿。”师娘和蔼地笑了笑,拉着苏瑶在炕上坐下,平静温和地跟她讲了过去的事情。

-

师娘名叫方晏,出生在战乱年代,在十几岁的时候,遇见了跟着师傅逃难来的老师缪钟清。

那时候,缪钟清的老师跟方晏的父亲是旧友,方家收留了他们师徒俩,师娘也因此跟老师朝夕相处。

后来,战火烧到梧桐镇,方家见势头不好,决定举家逃离。但老师不愿意,非要上前线当军医,师娘的兄弟姐妹也要去前线打仗。

师娘读了几年书,也觉得国家危难,匹夫有责。是以,几个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去了前线。那之后,便跟着部队去到各个地方。

兄弟姐妹,父母朋友,都逐渐分散,失去消息,直到战争结束,他们方才在首都见到了仅存的家人,至于剩下的,全都死在了战乱的年代。

“刚建国那会儿,国家需要人才,我和你老师,就留在了首都,忙着教书育人,直到退休了,才回来,仔细算起来,回来,也不过是十多天……”方晏看着苏瑶,笑呵呵地说道。

而苏瑶,却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她先前只当自己是遇到了一个好的中医,如今才发现,是她想少了。

这哪里是好中医,这简直是国之泰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