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自黎阳起兵挥师东向,在修武县渡河受阻后,折道汲郡渡河。一路上,杨玄感每每宣誓道:‘我身为上柱国楚国公,家积巨万金,至于富贵,已无所求。今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民之命。’在其蛊惑下,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每日去投效者,达数千人之多。待到达洛阳城上春门外之时,已达十多万众。甚至洛阳附近的很多百姓,还将其当作救星,夹道欢迎送上酒食。”
“在洛阳外围打了些胜仗后,杨玄感反军将东都洛阳城团团围住。负责洛阳城防的户部尚书樊子盖,组织了守城战。虽然在攻城上双方僵持不下,但杨玄感也一一打败了前来救援洛阳的援军,其中韩擒虎子韩世咢、观王杨雄子杨恭道、虞世基子虞柔、来护儿字来渊、裴蕴子裴爽等四十多个贵门子弟被其擒获,并皆向杨玄感投降。”
“后来在东征期间负责辅佐代王杨侑留守大兴城的刑部尚书卫玄,率领数万兵马从关中赶来增援洛阳。卫玄军先派出二万余人进攻,杨玄感采用设伏诈败的方法,全歼政府军前锋。几天后,卫玄率大军赶到,和杨玄感交战,杨玄感在阵前派人大喊:‘捉住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懈怠,杨玄感乘机率数千骑突击,大破卫玄军,卫玄只带着八千残兵败将逃走。”
“杨玄感勇猛力大,反军多以项羽比之。他每战都身先士卒,持长矛突阵,而且善抚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死,所以军队战斗力极强。卫玄聚集败兵再战,在北邙一日十余战,杨玄感军颇占优势,但因其弟杨玄挺中流箭阵亡而稍稍退却。目前洛阳那边的战局,就是这样了。”
弘化郡鹰扬府内,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还有李秋寒,正在探讨着洛阳方面杨玄感反军的战局,首先是李建成把目前的战局简单的介绍了一遍。
就在这些天内,带着隋炀帝杨广下达的圣旨,李渊等人没有丝毫的耽搁,轻装简从、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又在沿途各驿站不断更换马匹,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由辽西的燕郡怀远镇,抢先赶到了关右的弘化郡,宣布圣旨诏令后,正式接管了关右十三郡的所有军务和兵马。
“杨玄感现在的情况不妙啊!”待李建成把目前的战局介绍完之后,李渊让大家畅所欲言对此发表看法,李秋寒首先笑着说道。
自从当上了鹰扬府司马,李秋寒的心情就一直很好,因为这是他在这个时空所奠定的第一步基础。虽然鹰扬府司马只是正七品下,在九品三十阶中只是倒数第九位的官职,但在鹰扬府中却是一个实差,是一个掌握着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