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公李家还沉浸在一片哀痛的时候,洛阳朝廷那边,隋炀帝第三次御驾亲征高丽的日子,也很快的到来了。
这次的亲征高丽,依旧是百万大军。不过与前两次不同,这第三次的百万大军,却是彻底强征而来的。有了前两次惨痛的教训,百姓们大多都不愿当炮灰。为强征这么多兵,各地也没有少发生家破人亡的流血冲突,还有多处地方发生抵抗征兵的起义。
隋炀帝杨广在这次御驾亲征的前几天,为了向上天祈求能够大胜凯旋而归,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信心,还特意以一身威风凛凛的戎装上阵,亲自设坛祭祀黄帝等祖先。并且还抓来很多抵抗和逃避征兵的民众,当场斩首以人血涂鼓,以示警戒。
当然杨广的这种威吓也没有什么用,反正当兵也是凶多吉少,逃避征兵或者起义反抗说不定还有活头,所以各地抵抗和逃避征兵的民众,还是络绎不绝。杀了这个,那个又逃走,平了这边,那边又闹起来,杨广心情肯定是郁闷得很,但也只能是唉声叹气。
不但征兵时是这样,待自觉准备妥当的杨广,从洛阳起发向着高丽前进,正式开始第三次御驾亲征高丽后。长达两个月的千里行军沿途之中,那些被迫来参军的士兵,持续不断的纷纷当起逃兵。当军队到达辽东之时,百万大军在沿途之中竟然减少了将近一半的数目。
那种状况多的也控制不住,杨广也当什么都不知道的,继续他的征伐。这时候杨广心里肯定清楚,国内的局面已经是一团糟了,即便能够灭了高丽,对大隋朝廷来说又能怎样呢?不过他是咽不下两次败在高丽那的这口气,也是给自己和大隋朝廷挣个脸面。
最终高丽给了隋炀帝杨广和大隋朝廷脸面,在与大隋军队最初的几次接触战都战败后,高丽王高元大为恐惧,谴使向隋炀帝杨广请降。其实连续三年的三次全国战争,高丽他们也是也打累了,人疲马乏无力再战,无数的百姓和家庭灭亡于战争,高丽上至国王百官下至百姓民众都不想再和大隋打了。
见到高元遣使上表投降,已经挽回了两败之辱,又因为国内农民起义烽烟四起,颜面挽回的杨广也无心再战,就此下了这个台阶,命令隋军停止攻击,准备班师回朝。
陆军这边停止了对高丽的攻击,准备班师回朝了,可水军那边却退兵的很不情愿。第三次东征高丽,水军仍旧是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本来已经快要打到平壤了,却突然接到了隋炀帝下达的撤军回师的诏令。
来护儿对隋炀帝的诏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