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盗墓贼的下场啊(第1页)

“玉璧底碗?果然是五代的古墓!”眼尖的李秋寒首先看到了一件熟悉的事物,走过去拿起来一看,分明是一只五代越窑玉璧底碗,和之前藏匿藏宝图的那只样式一模一样。这自然是让他大感振奋,如藏宝图上所说,这里果然是一个五代时期的古墓,那自然《兰亭集序》真迹在这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

接着,就在摆放玉璧底碗的石台旁边,李秋寒又发现了一大堆东西。

“这是……凤首壶?还是件唐代的。唐代蓝三彩凤首壶,2002年10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以28.68万港元成交。这是……斗笠碗?2005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一件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暗花斗笠碗,以572万港元成交。这件是五代时期的最早的斗笠碗,该值所少钱?发了!发了啊!”

“唐三彩四系莲花尊、唐羊首双联杯、五代青瓷鸡头壶、五代六出海棠碗……这么多好东西?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宝物接二连三的发现,让李秋寒激动得都想起蹦来。就算《兰亭集序》真迹最终不在这里,至少他也没有白跑一趟,因为这么多有着极高价值的古董,不管是卖掉也好自己收藏也好,已经绝对够值票价了。

激动了一会,李秋寒又开始寻找起其它地方来,毕竟《兰亭集序》真迹才是无价之宝。不过平台上显然没有,主墓室内其它地方也找遍了没找到,除了……石棺。

“不是吧?真的要我开棺,干这种不地道的事情?”李秋寒虽然是在盗墓,但他原本也没打算开棺的,因为开棺这种事情不地道。

如果是国家考古队进行开掘那不一样,因为至少有专业仪器能保证开棺后,棺内的尸骨能够比较妥善的保存,可自己现在可没有什么仪器,一开棺的话那古墓的主人可能就尸骨无存了。毕竟李秋寒是考古专家的后人,可不是真正的盗墓贼,多少也会顾忌这个。

其实刚才进来看到木门上那四个警告的大字,李秋寒就猜到那份藏宝图,应该不是古墓主人所留下,毕竟既然留图给后人了,又何必禁止别人进来呢,那藏宝图只能是当时另外知情的人所留下。

李秋寒内心挣扎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开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人既然都已经来了还不看看,以后他只会遗憾和后悔的。于是他便开始行动,用铁棍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石棺的石盖撬开,推倒在一边的地上。

向打开的石棺里望去,并没有直接见到死去上千年的古墓主人,只见到一个长有一米七多的人形包裹,估计尸骨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