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苦战得胜(第1页)

原来,这一千弓箭兵在刚才射光了手中的弓箭之后,便撤出了战场,但并没有走远,而是在步兵的掩护下接受城头投掷下来的弓箭。杨奉的步兵之所以在张野一万骑兵的冲击下苦苦支撑,其中一个原因便给弓箭兵争取时间,一旦弓箭手弓箭在手,这些骑兵便有了克星。

一阵乱箭之后,张野的骑兵倒下无数,就在这个时候,张扬的后军更加混乱起来,前面作战的骑兵由于已经冲到了杨奉大军的阵中,搞不清后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唯一能够想到的是杨奉派人从后面包抄了自家的军队。

战场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在转瞬之间,信息沟通不太方便,只是指挥战斗的主将用不同颜色的令旗和旗语下达各种命令,但是像这种后军被偷袭,是没有任何旗语的。但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是能够感受到后军的混乱的,如果张扬的后军被袭,这些骑兵的下场必然是被杨奉的大军合围、歼灭,所以张野当机立断,掉转马头,趁杨奉的军队还没有将自己包了饺子,赶紧突围。

这些骑兵的撤退,更是引发了张扬手下士兵的恐慌,于是也随着骑兵向后败去,这些迹象表明了张扬全军的溃败,四面都有杨奉的军队,而且是不知究竟是多少人,张扬的士兵有一种被杨奉大军团团围困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杨奉右侧的骑兵突然消失不见了。

这也是出于贾诩的手笔,此次参战的杨奉的军队毕竟只有六万,不可能围歼张扬的十多万大军的。如果硬是四面包围张扬的大军只会激起他们必死的决心,做困兽之斗,这样一来孰胜孰败便难以预料。而且,即便勉强胜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杨奉的五万大军估计也剩不了几个人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放开一个口子,给他们留一条路,率军在后面掩杀,才能将战果最大化,牺牲最小化。

所以,贾诩便特意安排徐晃在张扬的大军开始溃败之际,让信令兵高举令旗,命令北面的骑兵立即返回,故意给张扬的大军留一下一个大缺口,这样一来,发现还有逃生机会的张扬的士兵便再无斗志,全部都会向这个方向溃逃,胜负便可立见。

虽然红着眼杀了不少溃逃的士兵,拼命地大喊大叫,但是张扬已经阻挡不住全军溃败之势,无奈之下,张扬只得在手下众将的保护下,向北面的缺口逃去。徐晃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在后面掩杀,足足追了十里地才收兵回营。

这一仗是杨奉来到三国以来,亲身参与的规模最宏大,也是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当真是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虽然杨奉取得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