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乡师徒(第1页)

“主公,张鲁久居汉中,且其在汉中大肆发展五斗米教,民心已向,且汉中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我军若取汉中,必要攻其不备,方能一战而胜,若是事先被其有所察觉,则汉中非长久不能下也。”贾诩担心杨奉会对取汉中轻视了,这才将汉中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

杨奉很奇怪贾诩竟然能够说出这般弱智的话来,拿眼瞅了瞅贾诩,狐疑道:“文和以前不是说过吗,要到处宣扬张鲁和袁术勾结,然后以此为借口,兴兵讨伐张鲁?”

贾诩似乎已经猜到杨奉下面要讲什么,眯着小眼笑眯眯道:“不错,诩是这样说过,这也是我军进攻汉中的唯一借口。”

杨奉看着贾诩一脸自信的样子,不禁有点心虚,难道贾诩另有其他安排,于是颇为迟疑问道:“那...那么,张鲁在得知此事之后,岂能不做准备,这样一来岂非汉中短时之内难以攻下?”

贾诩呵呵一笑道:“主公莫急,诩敢保证,不出三个月,汉中之地必然归主公所有。”

杨奉大喜,既然想不透就不想了,于是急忙道:“文和既有妙计,可速速道来。”

贾诩面色一整,道:“主公,张鲁此人虽然将五斗米教经营的不错,但是在内政和打仗方面却是不行,汉中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在西川刘璋的一次次进攻下安然无恙,其实全*了汉中的独特地形和张鲁手下的一个能人。”

“谁?”杨奉现在手下正是缺人,所以在听到“能人”两个字之后,便条件反射似的问了一声。

“阎圃。”

“阎圃?”

“对,阎圃,此人乃是汉中大才,也被张鲁倚为心腹,张鲁之所以能够在汉中屹立不动,全是*了阎圃一人之功。”能够得到贾诩如此夸赞之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才,阎圃在三国中并不是很有名气,是以杨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贾诩数年前曾经见过阎圃一面,并与之交流过,是以清楚阎圃的才能,但是,在贾诩夸赞阎圃的同时,脑海中不禁浮现了阎圃的形象,身材短小,体形偏瘦,面貌平庸中颇显丑陋,主公见了阎圃之后自会惺惺相惜,因为二人长得都是有点那个...那个奇特,贾诩想道。

“既然阎圃大才,岂非看不透此计?”杨奉那里会想到贾诩的脑子里会有这样的念头。

“当然能够看透”,贾诩还是一脸的平静,“汉中之地贫瘠,百姓生活并不富庶,是以能够对汉中有觊觎之心的也只有两人,第一个是刘璋,第二个便是主公了。汉中乃是益州咽喉,尤其是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