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偷盗兵符(第1页)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杨奉自从来到阳平关下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但霍峻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反倒是格外小心谨慎。就在这个时候,霍峻得到了一个让全军都为之振奋的消息:阎圃已经到了南郑,三天后就能来到阳平关。

在汉中,阎圃的威望早已经在张鲁之上,无论是汉中百姓还是汉中士兵,阎圃在他们心中就像一个保护神一样,只要有阎圃在,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一次也一样,阎圃三天后到达阳平关的消息散开之后,守军的士气空前高涨。

当然,这个消息对于汉中军队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但是对于杨奉来讲,却是一个坏消息,因此,杨奉决定,一定要在阎圃来到阳平关之前将之拿下。

难道杨奉早已经有了取关的妙计?

正是。

在攻破斜谷关的时候,俘虏了不少的汉中士兵,马顼在降兵中经过仔细挑选,选中了三个小头目,让他们在阳平关中作为内应,并约好了暗号。这三小头目都是那种见财起意、贪生怕死之人,马顼强迫他们每人写了一份投降认罪书,以作为要挟他们的证据。

在第四天晚上的丑时二刻时分,杨奉的营中突然起了一场大火,虽然火势很大,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熄灭了。霍峻和阳平关的守军看的目瞪口呆,若不是看到杨奉的大营并不像是遭受到了袭击,恐怕霍峻早就率兵杀出去了。

杨奉究竟在搞什么鬼,霍峻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没有遭受到劫营,为何会无缘无故起了这么大的一场火,难不成是杨奉自己故意放的吗。霍峻很快便否定了这一点,虽然没有什么原因,霍峻不相信杨奉会没事干自己烧自己。

若是霍峻能够坚持自己的这个猜测,或许阳平关就不会丢了,这场大火正是杨奉自己放的。杨奉放这场大火的目的便是告诉潜伏在阳平关内的三个内应要他们明天晚上的这个时间放下阳平关的吊桥,接应杨奉大军入城。

霍峻不明白杨奉的这场大火是什么意思,那三个人却是看得明明白白,心里清清楚楚,急急忙忙为晚上的行动准备去了。

是夜的丑时二刻,阳平关上的士兵大都已经进入了梦想,只有少量的巡逻士兵和轮值士兵在睁大着眼睛注视着杨奉大营的动向。杨奉的大营距离阳平关是这样近,使得守城士兵不需要费什么力气,便能够清清楚楚地在晚上看到杨奉大营中的一举一动。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安全的方法也是最危险的方法。城头的士兵将所有的注意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