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无后为大(第1页)

刘备初领豫州,首先拉拢了豫州的当地士族,然后又稍稍施行了一些对百姓大为有利的仁政,在短短数月之内便得到了豫州士族和百姓的拥戴。

笼络人心之后,刘备开始延揽人才、招募士兵。

有了皇叔的名号,刘备招揽人才几乎没有任何的阻挠,前来投*的人才络绎不绝,其中也不乏真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人,文有司州司马朗、琅邪诸葛瑾、颍川钟繇、原公孙瓒属下田豫,武有赵云、周仓、裴元绍、关平、王凌、孙礼等人,刘备帐下也开始人才济济起来。

至于军队的招募更是不费什么事,豫州人口本来在大汉十三州中排列第二,仅次于冀州,且又少有战乱,衮州、徐州的人口多有流向豫州的,是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备便招募了七万士兵,加上其原来的三万士兵,刘备手下也有了十万大军,比曹操和吕布的实力都要强,只是刘备此人素来“谦虚”,不太爱宣传,是以曹吕二人都不太清楚刘备的实力。

有钱粮,有军队,有地盘,有民心,新“四有”诸侯刘备现在所欠缺的便是军队的训练,所以,在这一切工作全都到位之后,刘备便闷着头搞起了练兵,练兵分两步,先训练五万,差不多之后,将各地守军进行调换。

待刘备的十万大军全都进行了训练之后,吕布和曹操也分别提兵北上伐袁了,刘备便无事可做了,虽然他也想趁机讨伐袁绍,但是毕竟隔着徐州和衮州,是不可能和袁绍能直接开战的。

这时候,司马朗便向刘备提议,南下攻打袁术。

袁术素来号称手下有雄兵六十万,论起军队的数量,就连雄踞四州的袁绍也是不能与之相比,刘备自然知道袁术的兵力,闻言大惊失色道:“伯达何出此言,袁术有雄兵六十万,岂能是备可以敌也。”

司马朗不以为然道:“主公,袁术虽然治下有六十万大军,然其可战之兵却不足十万。淮南之地乃极为富庶之地,且人口众多,袁术之所以能够仅凭淮南之地即可与天下诸侯争锋便是因此。然袁术此人娇纵奢侈,好大喜功,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不顾治下百姓死活,大肆征兵,不断增税,早已闹得淮南之地人心怨恨,然袁术却不自知。其六十万大军乃是袁术强行从民间征得,并非真心投军,乃是一群乌合之众,怎能与我十万豫州精兵相比,两军相遇,其必然是一触即溃。淮南百姓早就希望能有一名主能驱逐袁术,施行仁政,主公正是这不二人选,主公出兵淮南,实非因主公之利,而是救淮南百姓于水火也,望主公三思呀。”

刘备听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